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柳宗元山水诗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引言第8-11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·研究意义与目的第8-9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9-11页
第二章 山水诗概述第11-15页
   ·山水诗溯源第11-12页
   ·柳宗元山水诗的形成环境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唐代山水诗的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时代的影响第13-15页
第三章 柳宗元山水诗思想情感走向第15-31页
   ·柳宗元山水诗的思想情感:冷峭孤寂第15-19页
     ·抽薪的沸水——初贬不灭的豪情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温水浸茶——逐渐孤寂的雄心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陈茶的芳香——孤影自怜的余温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沉底的茗香——孤鸿哀鸣的赤子心第18-19页
   ·影响柳宗元山水诗思想情感的因素第19-24页
     ·仕途多舛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儒佛思想第21-24页
   ·柳宗元山水诗形意情的转变第24-31页
     ·形式上:五言到七言的形变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意象上:随景而变,因地而迁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情感上:从忧伤走向绝望第28-31页
第四章 柳宗元山水诗的审美特征第31-37页
   ·柳宗元山水诗语言的审美特征第31-34页
     ·迷离曲折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幽静峭拔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冷峻沉郁第33-34页
   ·柳宗元山水诗意象的审美特征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永州:意象清秀澄明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柳州:意象奇崛险怪第35-37页
第五章 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及评价第37-41页
   ·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对唐代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·对后世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·柳宗元山水诗的评价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时人(唐人)对柳宗元山水诗的评价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后世对柳宗元山水诗的评价第40-41页
结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个人简历 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及其文化意蕴探究
下一篇:华焯《持庵诗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