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| 第18-27页 |
·试验原材料 | 第18-21页 |
·水泥 | 第18页 |
·矿物掺合料-粉煤灰 | 第18-19页 |
·细骨料-河砂 | 第19页 |
·粗骨料-石子 | 第19-20页 |
·高效减水剂-聚羧酸减水剂 | 第20页 |
·纤维-玄武岩纤维、聚丙烯纤维 | 第20-21页 |
·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| 第21-25页 |
·配合比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配合比调整 | 第23-25页 |
·搅拌方法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试验 | 第27-42页 |
·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试验 | 第27-41页 |
·坍落扩展度试验 | 第28-35页 |
·J-环试验 | 第35-37页 |
·L-槽试验 | 第37-39页 |
·V-型漏斗试验 | 第39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试验 | 第42-57页 |
·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机理 | 第42-44页 |
·玄武岩纤维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聚丙烯纤维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| 第44-4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| 第48-5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弹性模量试验 | 第51-5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冻融试验 | 第57-64页 |
·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| 第57-63页 |
·试验方法-快冻法 | 第57-59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孔结构试验 | 第64-77页 |
·压汞法试验研究 | 第64-66页 |
·压汞仪 | 第64-65页 |
·试样制备 | 第65页 |
·操作方法 | 第65-66页 |
·压汞仪原理 | 第66页 |
·孔半径的计算 | 第66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6页 |
·孔结构的特征参数分析 | 第66-69页 |
·孔径分布 | 第69-72页 |
·临界孔径和最可几孔径 | 第72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七章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微观研究 | 第77-87页 |
·电镜试验简介 | 第77-78页 |
·样品制备 | 第78页 |
·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 | 第78-80页 |
·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形貌 | 第80-86页 |
·界面过渡区 | 第80-81页 |
·水泥石微观结构 | 第81-83页 |
·纤维粘结处界面 | 第83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