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信息产业经济(总论)论文

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--以杭州市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9页
一、绪论第9-13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(二) 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0-12页
 (三) 可能的创新点、难点和不足第12-13页
二、城市信息化和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第13-22页
 (一) 城市信息化理论渊源第13-14页
  1. 信息化理论第13页
  2. 产业集群理论第13页
  3. 创新理论第13-14页
  4. 系统管理理论第14页
 (二) 城市信息化理论研究第14-18页
  1. 信息化的定义第14-15页
  2. 城市信息化的内涵第15页
  3. 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  4. 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意义第16-18页
 (三) 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研究第18-22页
  1. 国内外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第18-21页
  2. 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及方法第21-22页
三、杭州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第22-31页
 (一) 杭州市信息化建设内外环境分析第22-24页
  1. 杭州市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不断完善第22-23页
  2. 杭州市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第23-24页
 (二) 杭州市信息化实施进程第24-29页
  1. 杭州市信息产业进展情况第24-25页
  2. 杭州市其他产业信息化现状第25-26页
  3. 杭州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展第26-27页
  4. 杭州市社会服务信息化现状第27-29页
 (三) 杭州市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第29-31页
  1. 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用户激增之间的矛盾第29页
  2. 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的瓶颈制约第29-30页
  3. 在向综合集成发展中,信息化受到标准规范不统一的严重困扰第30-31页
四、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分析——以杭州市为例第31-52页
 (一) 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原则第31页
 (二) 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内容第31-33页
  1. 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第32页
  2. 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关键第32-33页
  3. 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中的全面渗透是评价要点第33页
  4. 信息应用主体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第33页
 (三) 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第33-34页
 (四) 建立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34-39页
  1. 布局递阶层次结构第34-35页
  2. 建立判断矩阵、赋值并检验第35-38页
  3. 层次总排序的综合权重值第38-39页
 (五) 杭州市信息化水平测算第39-47页
 (六) 杭州市信息化结果分析第47-52页
  1. 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分析第48页
  2. 信息产业发展指标分析第48-50页
  3. 信息技术运用指标分析第50页
  4. 信息资源状况指标分析第50-51页
  5. 信息主体指标分析第51-52页
五、杭州市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第52-66页
 (一) 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第52-56页
  1. 扩大信息产业集群效应第52-54页
  2. 加强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第54-56页
  3. 优化信息产业多元投融资体系第56页
 (二) 促进产业信息化进程第56-60页
  1. 强化政府的推进作用第56-58页
  2. 确定企业在产业信息化中的主体地位第58-59页
  3. 不断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第59-60页
 (三) 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第60-62页
  1. 制定政府信息化统一规划和标准第60-61页
  2. 确定政府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第61页
  3. 改善政府信息化发展环境第61-62页
 (四) 建立杭州市信息化保障体系第62-66页
  1. 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体系,保障城市信息化环境第62-64页
  2. 加强标准体系建设,规范城市信息化起点第64页
  3. 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,培养高技术IT人才第64-65页
  4. 建立信息安全体系,维护城市安全利益第65-66页
六、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0页
附录A 表目录第70页
附录B 图目录第70-7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创意旅游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下一篇:浙江省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