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疲劳损伤的基本概念 | 第10-11页 |
·考虑载荷次序效应的疲劳累积损伤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发展动态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金属疲劳损伤理论总结 | 第16-38页 |
·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金属材料的循环硬化或软化机理 | 第17-18页 |
·疲劳裂纹萌生及短裂纹扩展机理 | 第18-22页 |
·疲劳裂纹萌生的微观机理 | 第18-20页 |
·疲劳短裂纹扩展机理 | 第20-22页 |
·裂纹扩展阶段的载荷次序效应 | 第22-26页 |
·影响疲劳裂纹扩展的因素 | 第22页 |
·裂纹扩展阶段载荷次序效应的作用机理 | 第22-25页 |
·考虑载荷次序效应的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材料的S-N曲线 | 第26-28页 |
·标准S-N曲线图 | 第26-27页 |
·材料S-N曲线的数学描述 | 第27-28页 |
·现阶段的累积损伤理论 | 第28-31页 |
·基于现象学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28-30页 |
·基于理论分析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典型模型的应用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Kramer模型试验验证 | 第31-34页 |
·Asok Ray张开应力模型验证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疲劳损伤阶段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8页 |
·概述 | 第38-39页 |
·疲劳损伤发展的三阶段划分 | 第39-45页 |
·金属材料的循环硬化或软化阶段 | 第40-42页 |
·裂纹的形核及短裂纹扩展阶段 | 第42-44页 |
·长裂纹亚临界扩展及最终断裂阶段 | 第44-45页 |
·疲劳损伤三阶段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疲劳损伤阶段模型的试验验证 | 第48-72页 |
·概述 | 第48-50页 |
·疲劳损伤阶段模型模拟试验验证 | 第50-60页 |
·Aluminum 2024-T4疲劳寿命模拟试验 | 第50-56页 |
·45钢疲劳寿命模拟试验 | 第56-60页 |
·疲劳损伤阶段模型实际试验验证 | 第60-69页 |
·45钢疲劳试验 | 第61-62页 |
·16Mn钢疲劳试验 | 第62-65页 |
·AISI 4130疲劳试验 | 第65-67页 |
·疲劳损伤阶段模型的图形描述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2-73页 |
·课题展望 | 第73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附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