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客车空调换热器结构分析与性能优化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| 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| ·大客车空调简介 | 第13-14页 |
| ·大客车空调的发展 | 第13页 |
| ·大客车空调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影响大客车空调性能的关键因素 | 第14-16页 |
| ·发动机工况特点对空调性能的影响 | 第15页 |
| ·振动对可靠性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| ·车辆行驶时风阻对冷凝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| 第16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6-19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7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 | 第17-18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·本论文开展的工作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铜管铝片(管片)式换热器概述 | 第20-26页 |
| ·管片式换热器特点及换热性能研究 | 第20-23页 |
| ·管片式换热器特点 | 第20页 |
| ·铜管 | 第20-22页 |
| ·光管与内螺纹管 | 第20-21页 |
| ·φ9.52 与φ7 管 | 第21-22页 |
| ·铝箔材料的选择及结构型式 | 第22-23页 |
| ·管片式换热器生产工艺要求 | 第23页 |
| ·选用模具 | 第23页 |
| ·弯管与套片 | 第23页 |
| ·胀管与清洗 | 第23页 |
| ·换热器表面处理 | 第23-24页 |
| ·管片式换热器在大客车空调中的应用 | 第24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冷凝器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| 第26-43页 |
| ·冷凝器在大客车空调中的布置方式 | 第26-27页 |
| ·迎风式 | 第26-27页 |
| ·两侧式 | 第27页 |
| ·冷凝器优化方案 | 第27-29页 |
| ·改型前产品结构 | 第27-28页 |
| ·改型后产品结构 | 第28-29页 |
| ·冷凝器结构改进研究 | 第29-41页 |
| ·改进后冷凝器的理论计算 | 第29-34页 |
| ·改进前冷凝器的理论计算 | 第34-38页 |
| ·改进前后参数对比及结果分析 | 第38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| 第四章 蒸发器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| 第43-58页 |
| ·蒸发器结构形式改进 | 第43-45页 |
| ·客车空调中通用的蒸发器结构及流程分布 | 第43-44页 |
| ·改进后的蒸发器结构及流程分布 | 第44-45页 |
| ·改进前后的蒸发器计算 | 第45-56页 |
| ·通用型结构换热设计计算 | 第45-50页 |
| ·改进后蒸发器的热力计算 | 第50-55页 |
| ·改进前后蒸发器的参数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五章 两器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| 第58-67页 |
| ·试验装置 | 第58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58-59页 |
| ·试验条件 | 第58-59页 |
| ·试验程序 | 第59页 |
| ·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 | 第59-66页 |
| ·试验数据处理 | 第59页 |
| ·试验结果 | 第59-65页 |
| ·改进后产品试验结果 | 第59-62页 |
| ·改进前产品试验结果 | 第62-65页 |
| 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三种工况下制冷量与能效比对比 | 第65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第六章 冷凝器动态气流优化对制冷系统的影响研究 | 第67-73页 |
| ·引言 | 第67页 |
| ·动态与静态的参数测试 | 第67-68页 |
| ·冷却气流动态优化 | 第68-71页 |
| ·优化分析 | 第68页 |
| ·优化措施 | 第68-71页 |
| ·改进冷凝器盖板设计 | 第68-69页 |
| ·改进冷凝风机排风保护罩 | 第69-71页 |
| ·优化设计后的动态测试 | 第7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9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