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市供热管网现状及发展分析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致谢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外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4-18页 |
| ·国内供热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| ·集中供热的发展趋势 | 第15-18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供热管网理论分析 | 第19-52页 |
| ·热负荷计算及预测 | 第19-26页 |
| ·建筑热负荷的计算 | 第19-23页 |
| ·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| 第20-21页 |
| ·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| 第21-22页 |
| ·冷风渗透耗热量 | 第22-23页 |
| ·围护结构逐时热负荷的近似计算 | 第23页 |
| ·建筑热负荷的预测 | 第23-26页 |
| ·典型日负荷曲线 | 第24页 |
| ·热负荷延续图 | 第24-26页 |
| ·热力管道传热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·架空敷设的热损失 | 第26-27页 |
| ·直埋敷设的热损失 | 第27-28页 |
| ·地沟敷设的热损失 | 第28页 |
| ·管道保温及经济厚度 | 第28-32页 |
| ·保温材料 | 第29页 |
| ·保温结构 | 第29-31页 |
| ·保温层 | 第29-30页 |
| ·保护层 | 第30-31页 |
| ·保温层的经济厚度 | 第31-32页 |
| ·供热管网水力计算 | 第32-37页 |
| ·管道水头损失 | 第32-34页 |
| ·管道内水流状态 | 第32页 |
| ·沿程损失 | 第32-33页 |
| ·局部损失 | 第33-34页 |
| ·总阻力损失 | 第34页 |
| ·管网计算的基础方程 | 第34-35页 |
| ·节点方程 | 第34页 |
| ·压降方程 | 第34页 |
| ·回路方程 | 第34-35页 |
| ·蒸汽管网水力计算 | 第35-37页 |
| ·热力管网热经济学(火用)理论 | 第37-52页 |
| ·热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| 第38-39页 |
| ·(火用)分析理论 | 第39-42页 |
| ·集中供热管网参数优化设计 | 第42-52页 |
| ·目标函数的建立 | 第42-43页 |
| ·约束条件的建立 | 第43-45页 |
| ·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| 第45页 |
| ·数学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| 第45-49页 |
| ·数学模型的求解 | 第49-52页 |
| 第三章 合肥市供热管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| 第52-58页 |
| ·合肥市供热现状 | 第52-56页 |
| ·合肥现状热源及热用户分布 | 第52-53页 |
| ·运行状况 | 第53-56页 |
| ·存在问题及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第四章 供热管网经济性及实例分析 | 第58-66页 |
| ·供热管网经济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管网数学模型求解结果及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实例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·合肥市不同采暖方式对比分析 | 第63-66页 |
| ·合肥市采暖及收费方式 | 第63页 |
| ·不同采暖方式的经济性对比 | 第63-66页 |
|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66-68页 |
| ·结论 | 第66页 |
| ·建议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