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

油松人工林林隙特征及其对更新的影响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引言第9-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-16页
     ·森林循环理论第9-10页
     ·与林隙相关的基本概念第10页
     ·林隙的特征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林隙的作用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7-18页
2 研究区概况第18-21页
   ·区位条件第18页
   ·地形地貌第18页
   ·水文条件第18-19页
   ·气候条件第19页
   ·土壤状况第19-20页
   ·主要植被概况第20页
   ·森林资源现状第20-21页
3 研究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·外业调查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林分基本情况第21页
     ·样线设置与林隙调查第21-22页
   ·数据处理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林隙面积计算第22页
     ·冠层影像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物种多样性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·林隙内更新苗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23-24页
4 油松林林隙特征研究第24-27页
   ·林隙形状第24页
   ·林隙大小第24-25页
   ·林隙年龄第25-26页
   ·林隙形成方式第26页
   ·林隙边缘木第26-27页
5 林隙特征与油松天然更新关系第27-34页
   ·林隙大小对油松更新密度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林隙大小与苗木更新发生时间的关系第27页
     ·林隙大小对不同发育时期更新苗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林隙大小对更新苗木发生时间和苗木质量的综合影响第29页
   ·林隙干扰对更新苗高连年生长量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林隙大小对更新苗高连年生长量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林隙内不同方位对苗高连年生长量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·林隙内油松更新苗分布特点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林隙内不同区域油松更新苗分布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林隙内不同区域油松更新苗分布的变化规律第31页
   ·林隙内更新苗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幼苗第32页
     ·幼树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小径木第33-34页
6 林隙特征与灌木、草本多样性关系第34-36页
   ·灌木层第34页
   ·草本层第34-36页
7 结论与讨论第36-40页
   ·结论第36-37页
   ·讨论第37-40页
     ·油松人工林林隙特征第37页
     ·林隙特征与油松天然更新的关系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林隙干扰对灌木、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第38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5页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45-46页
作者简介第46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鼠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过程中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OCT3/4的表达及其意义
下一篇:法语联盟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