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勘探论文--电法勘探论文

固定翼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测量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1 概述第12-25页
   ·固定翼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发展历程第12-14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·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14-19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综合性能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接收和发射探头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接收机第18页
     ·发射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补偿系统第1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接收和发射探头优化第20页
     ·二次场微弱信号检测第20页
     ·大磁矩稳流发射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补偿系统数字化及一次场自动补偿技术第21页
     ·系统集成和对比试验及生产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·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22-25页
     ·三频航空电磁实用化系统的研制第22页
     ·接收和发射探头优化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二次场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第23页
     ·大磁矩稳流发射技术第23页
     ·基于模糊控制的一次场自动补偿技术第23-25页
2 系统工作原理第25-34页
   ·方法原理第25-26页
   ·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结构原理第26-28页
   ·野外工作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早晚格值飞行第28页
     ·高空补偿飞行第28页
     ·基线飞行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测线上的测量飞行第29页
     ·空中静干扰测试飞行第29页
   ·关键性能指标第29-34页
     ·工作频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一次磁场及发射磁矩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格值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灵敏度变化第32页
     ·动态噪声第32页
     ·零漂第32-34页
3 接收和发射探头技术第34-51页
   ·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技术现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问题第35-36页
   ·接收和发射探头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第36-43页
     ·空心线圈电感量的精确计算第36-38页
     ·配谐电容校正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涡流损耗估算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分布电容估算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优化设计要点第42-43页
   ·接收探头电场屏蔽技术第43-46页
     ·问题与现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原因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·电场屏蔽的原理第44页
     ·接收探头屏蔽的难点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电场屏蔽技术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屏蔽效果测试第46页
   ·探头性能测试第46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1页
4 二次场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第51-74页
   ·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概述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常规小信号检测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干扰噪声及其抑制第53-54页
     ·锁定放大器第54页
   ·锁定放大器(LIA)原理第54-58页
     ·相关器工作原理第55-57页
     ·相关器的特性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·LIA在接收机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接收系统电路结构原理第58页
     ·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第58-60页
   ·两种改进型锁定放大器第60-65页
     ·基于同步积分器的LIA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基于旋转电容滤波器的LIA第62-65页
   ·基于同步滤波器、BPF和PSD的LIA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同步滤波器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同步滤波器与LIA的连接第66-67页
   ·其它关键技术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前置放大器第67页
     ·程控增益放大器第67-68页
     ·锁相移相器第68-69页
   ·接收机性能测试第69-73页
   ·小结第73-74页
5 基于PID控制的稳流发射技术第74-92页
   ·发射系统基本结构及存在的问题第74-75页
   ·发射电流控制方法第75-76页
   ·PID稳流控制方法第76-81页
     ·PID算法概述第76-77页
     ·模拟PID控制第77-79页
     ·数字式PID控制算法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控制器参数整定第80-81页
   ·硬件设计及实现第81-87页
   ·控制算法及控制程序第87-89页
   ·发射系统性能测试第89-91页
   ·小结第91-92页
6 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补偿技术第92-106页
   ·关键性问题及解决方案第92-94页
     ·补偿稳定性的问题第92-93页
     ·补偿控制问题第93-94页
   ·补偿电路的数字化设计第94-97页
     ·信号提取第94-95页
     ·补偿调节第95-96页
     ·控制器第96-97页
   ·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补偿技术第97-101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综述第97-98页
     ·补偿控制策略第98页
     ·线性增量控制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算法第99-101页
   ·软件设计和控制算法实现第101-102页
   ·测试结果第102-105页
   ·小结第105-106页
7 系统集成、对比试验及应用第106-123页
   ·系统集成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·Y12飞机简介第106页
     ·系统改装第106-109页
   ·性能试飞第109-115页
     ·灵敏度变化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零漂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α-β域相位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·动态噪声水平第114-115页
   ·矿区对比试验第115-121页
     ·实验区概况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对比试验结果第118-121页
   ·生产应用情况第121-122页
   ·小结第122-123页
8 结论与讨论第123-125页
致谢第125-126页
参考文献第126-130页
博士生学习阶段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第130-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川东—雪峰褶皱逆冲带的弧形构造及长江中游袭夺—反向过程
下一篇:地震属性及其对实际数据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