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6-18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页 |
·存在不足 | 第16-18页 |
2 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框架 | 第18-24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8-20页 |
·预算绩效管理 | 第18页 |
·绩效评价 | 第18-19页 |
·绩效预算 | 第19-20页 |
·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 | 第20-24页 |
·委托—代理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X—低效率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官僚机构行为理论 | 第22-24页 |
3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 | 第24-32页 |
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模式 | 第24-25页 |
·绩效评价型 | 第24-25页 |
·绩效预算型 | 第25页 |
·绩效管理型 | 第25页 |
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 | 第25-29页 |
·管理机构逐渐健全 | 第25-26页 |
·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| 第26-27页 |
·绩效评价范围不断扩宽 | 第27-28页 |
·信息系统逐步完善 | 第28页 |
·管理方法适时创新 | 第28-29页 |
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·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建立 | 第29页 |
·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| 第29页 |
·绩效评价指标不科学 | 第29-30页 |
·绩效报告结果应用不充分 | 第30页 |
·绩效管理不全面 | 第30-32页 |
4 预算绩效管理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| 第32-50页 |
·发达国家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 | 第32-44页 |
·美国 | 第32-36页 |
·澳大利亚 | 第36-40页 |
·英国 | 第40-44页 |
·发达国家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比较 | 第44-46页 |
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共性特征 | 第44-45页 |
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不同点 | 第45-46页 |
·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6-50页 |
·科学选择绩效评价项目 | 第46-47页 |
·因地制宜实施绩效评价 | 第47页 |
·加强绩效监督体系建设 | 第47-48页 |
·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| 第48页 |
·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| 第48-50页 |
5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对策建议 | 第50-57页 |
·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| 第50-51页 |
·明确设定绩效目标 | 第50-51页 |
·加强绩效目标的审核 | 第51页 |
·及时批复绩效目标 | 第51页 |
·实施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 | 第51-52页 |
·建立绩效评价报告制度 | 第51-52页 |
·对绩效评价实施动态考评 | 第52页 |
·推进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| 第52-55页 |
·规范绩效评价的实施主体 | 第53-54页 |
·扩充绩效评价的内容 | 第54页 |
·完善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| 第54-55页 |
·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 | 第55-57页 |
·建立绩效评价结果问责制 | 第55页 |
·绩效评价结果与年初预算安排的正向激励相结合 | 第55-57页 |
6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配套措施 | 第57-61页 |
·强化绩效意识,为预算绩效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| 第57页 |
·健全管理机构,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| 第57-58页 |
·推进相关改革,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有利环境 | 第58-59页 |
·完善管理制度,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| 第59页 |
·开发管理信息系统,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