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

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一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概述第11-18页
 (一) 环境公益诉讼概念第11-12页
 (二) 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发展第12-14页
 (三) 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14-15页
  1.实现环境正义第14-15页
  2.救济环境公益第15页
 (四) 我国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5-18页
  1.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第15-16页
  2.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可行性第16-18页
   (1).现存法律规定对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基础性作用第16-17页
   (2).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作用第17-18页
   (3).诉权理论的新发展第18页
二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第18-21页
 (一) 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第18-20页
 (二) 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第20-21页
  1.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定的法律依据第20页
  2.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定标准的局限性第20-21页
三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法律确定第21-27页
 (一) 由政府及其环境行政部门提起环境诉讼是否合理可行第21-22页
 (二) 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诉讼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实践效果第22-23页
 (三) 环保团体提起环境诉讼的限制性思考第23-25页
 (四) 公民环境诉讼制度的引入及其调适第25-27页
四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定的主要问题第27-32页
 (一) 目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现状第27-28页
 (二) 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行政立法之不足第28-31页
  1.环境损害的法律界定缺陷第28-29页
  2.环境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其缺陷第29-30页
  3.诉讼费和律师费的减免缺乏规定第30页
  4.诉讼费和律师费的减免缺乏规定第30-31页
 (三) 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民事诉讼立法之不足第31-32页
五、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对策第32-34页
 (一) 宪法公民环境权对原告资格的确认第32页
 (二) 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制度对原告资格的完善第32-33页
 (三) 民事损害范围对原告资格的扩展第33-34页
 (四) 环境单行法的完善第34页
结语第34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40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VEG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
下一篇:盆底重建修复术与常规阴式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