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一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概述 | 第11-18页 |
(一) 环境公益诉讼概念 | 第11-12页 |
(二)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发展 | 第12-14页 |
(三)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| 第14-15页 |
1.实现环境正义 | 第14-15页 |
2.救济环境公益 | 第15页 |
(四) 我国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15-18页 |
1.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 | 第15-16页 |
2.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可行性 | 第16-18页 |
(1).现存法律规定对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基础性作用 | 第16-17页 |
(2).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作用 | 第17-18页 |
(3).诉权理论的新发展 | 第18页 |
二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 | 第18-21页 |
(一)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 | 第18-20页 |
(二)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 | 第20-21页 |
1.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定的法律依据 | 第20页 |
2.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定标准的局限性 | 第20-21页 |
三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法律确定 | 第21-27页 |
(一) 由政府及其环境行政部门提起环境诉讼是否合理可行 | 第21-22页 |
(二)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诉讼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实践效果 | 第22-23页 |
(三) 环保团体提起环境诉讼的限制性思考 | 第23-25页 |
(四) 公民环境诉讼制度的引入及其调适 | 第25-27页 |
四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定的主要问题 | 第27-32页 |
(一) 目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现状 | 第27-28页 |
(二)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行政立法之不足 | 第28-31页 |
1.环境损害的法律界定缺陷 | 第28-29页 |
2.环境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其缺陷 | 第29-30页 |
3.诉讼费和律师费的减免缺乏规定 | 第30页 |
4.诉讼费和律师费的减免缺乏规定 | 第30-31页 |
(三)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民事诉讼立法之不足 | 第31-32页 |
五、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对策 | 第32-34页 |
(一) 宪法公民环境权对原告资格的确认 | 第32页 |
(二) 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制度对原告资格的完善 | 第32-33页 |
(三) 民事损害范围对原告资格的扩展 | 第33-34页 |
(四) 环境单行法的完善 | 第34页 |
结语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