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缩略词 | 第1-9页 |
| 摘要 | 第9-12页 |
| 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5-26页 |
| 1 DNA 分子标记方法在植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0页 |
| ·常用植物 DNA 分子标记 | 第16-18页 |
| ·RFLP | 第16页 |
| ·RAPD | 第16-17页 |
| ·SSR | 第17页 |
| ·AFLP | 第17-18页 |
| ·ISSR | 第18页 |
| ·植物分子标记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| ·植物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·植物分子标记在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| 第19页 |
| ·植物分子标记在辅助育种的应用 | 第19页 |
| ·植物分子标记在亲缘关系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| 2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| ·植物组织培养保存 | 第20-22页 |
| ·常温继代保存 | 第20-21页 |
| ·缓慢生长保存 | 第21-22页 |
| 3 野生蕉种质资源现状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2-25页 |
| ·野生蕉概述 | 第22-23页 |
| ·野生蕉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| 第23页 |
| ·香蕉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| 第23-25页 |
| 4 研究意义及内容 | 第25-26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章 福州市和泉州市 7 个野生蕉自然居群的 ISSR 分析 | 第26-48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| ·生化试剂及设备 | 第27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野生蕉基因组 DNA 的提取 | 第27页 |
| ·DNA 检测 | 第27页 |
| ·ISSR 引物筛选 | 第27-28页 |
| ·PCR 扩增程序 | 第28页 |
| 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8页 |
| ·PCR产物条带统计 | 第28页 |
| ·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| 第28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4页 |
| ·福建野生蕉 DNA 质量检测结果 | 第28-29页 |
| ·ISSR-PCR 扩增结果 | 第29-30页 |
| ·福建福州和泉州野生蕉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30-44页 |
| ·各地 7 个野生蕉居群 289 份样品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与聚类分析 | 第30-40页 |
| ·7 个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7 个野生蕉居群之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7 个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3 讨论 | 第44-48页 |
| ·福州和泉州野生蕉的遗传多样性程度相对较低 | 第44-46页 |
| ·福州和泉州野生蕉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 | 第46-47页 |
| ·福州和泉州野生蕉的的群体不能维持较高的基因变异多样性 | 第47-48页 |
| 第三章 福州旗山野生蕉离体保存初步研究 | 第48-53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·材料 | 第48页 |
| ·培养条件 | 第48页 |
| ·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·福州旗山野生蕉种子HgCl2消毒时间的筛选 | 第48-49页 |
| ·福州旗山野生蕉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萌发影响 | 第49页 |
| ·低温处理时间对福州旗山野生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福州旗山野生蕉离体保存 | 第49页 |
| ·观察记录数据与统计 | 第49页 |
| 2.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·不同消毒时间对福州旗山野生蕉种子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萌发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4℃冰箱保存时间对种子萌发时间影响 | 第51页 |
| ·旗山野生蕉试管苗离体保存 | 第51-52页 |
| 3 讨论 | 第52-53页 |
| 第四章 小结 | 第53-58页 |
| 1 福州市和泉州市 7 地区野生蕉居群 289 份样品 ISSR 分析 | 第53-56页 |
| ·福州市和泉州市野生蕉 289 份样品遗传多样性的 ISSR 分析 | 第53页 |
| ·福州市和泉州市野生蕉 289 份样品 ISSR 的聚类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福建省 7 个野生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7 个野生蕉居群之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福建省 7 个野生蕉居群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| 第56页 |
| 2 福州旗山野生蕉离体保存初步研究 | 第56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| 附录:图版及说明 | 第63-123页 |
| 图版Ⅰ 福州旗山野生蕉群落形态与花果性状 | 第64-65页 |
| 图版Ⅱ 福州北峰和永春野生蕉群落形态与生长环境 | 第65页 |
| 图版Ⅲ 宦溪野生蕉群落形态与生长环境 | 第65-66页 |
| 图版Ⅳ 福州和泉州野生蕉 ISSR 凝胶电泳图谱 | 第66-122页 |
| 图版Ⅴ 福州旗山野生蕉种子离体萌发与保存 | 第122-123页 |
| 致谢 | 第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