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18页 |
§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§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3-16页 |
·顺层滑坡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库水作用诱发滑坡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降雨诱发滑坡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16页 |
§1.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黄土坡滑坡及其滑带土特征 | 第18-39页 |
§2.1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8-22页 |
·气象水文 | 第18页 |
·地层岩性 | 第18-19页 |
·地质构造 | 第19-21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1-22页 |
§2.2 黄土坡滑坡结构特征 | 第22-30页 |
·黄土坡滑坡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临江1号崩滑体结构特征 | 第23-30页 |
§2.3 黄土坡滑坡滑带土特征 | 第30-39页 |
·滑带土样品的获取 | 第30页 |
·滑带土微观结构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| 第31-34页 |
·滑带土直剪试验 | 第34-35页 |
·滑带土渗透与土水特征试验 | 第35-39页 |
第三章 黄土坡滑坡监测成果分析 | 第39-45页 |
§3.1 黄土坡滑坡监测内容 | 第39页 |
·监测目的 | 第39页 |
·监测项目 | 第39页 |
§3.2 各项监测数据及成果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库水和降雨监测 | 第39-40页 |
·GPS地表位移监测 | 第40-41页 |
·滑坡深部位移监测 | 第41-42页 |
·滑坡地下水位监测 | 第42-43页 |
·滑坡变形分析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黄土坡滑坡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5-51页 |
§4.1 黄土坡滑坡临江Ⅰ号崩滑体成因 | 第45-47页 |
§4.2 黄土坡滑坡的外界影响因素 | 第47-51页 |
·库水涨落对黄土坡滑坡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·降雨对黄土坡滑坡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人类活动对黄土坡滑坡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库水与降雨联合作用复活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1-73页 |
§5.1 数值模拟方法及基本理论 | 第51-52页 |
§5.2 黄土坡滑坡库水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渗流场数值模拟 | 第52-61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52-54页 |
·参数选取 | 第54-55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55页 |
·渗流模拟工况 | 第55-56页 |
·库水位变动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渗流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56-61页 |
§5.3 黄土坡滑坡库水与降雨联合作用下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| 第61-69页 |
·库水涨落条件下滑坡变形破坏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62-66页 |
·库水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变形破坏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66-69页 |
§5.4 黄土坡滑坡库水涨落与降雨联合作用下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 | 第69-73页 |
·库水位变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计算 | 第70-71页 |
·库水位变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库水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| 第72页 |
·库水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防治对策及建议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§6.1 结论 | 第73-74页 |
§6.2 展望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