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·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交错并联技术 | 第12-13页 |
| ·磁集成技术在交错并联变换器中的应用 | 第13-18页 |
| ·解耦集成 | 第13-15页 |
| ·耦合集成——耦合电感 | 第15-18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新型耦合电感的工作原理 | 第20-35页 |
| ·新型耦合电感 | 第20-21页 |
| ·等效电路模型及其推演 | 第21-25页 |
| ·新型耦合电感的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 | 第21-24页 |
| ·互感表征的等效电路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新型耦合电感的工作原理 | 第25-34页 |
| ·状态分析 | 第25-29页 |
| ·电流脉动 | 第29-31页 |
| ·磁性元件的磁通 | 第31-32页 |
| ·新型耦合电感与普通Boost 电感的比较 | 第32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三章 与传统三磁柱耦合方式的比较 | 第35-42页 |
| ·引言 | 第35页 |
| ·传统三磁柱耦合电感等效电路模型 | 第35-36页 |
| ·磁特性的对比 | 第36-41页 |
| ·新型耦合方式的磁特性 | 第37页 |
| ·传统三磁柱耦合方式的磁特性 | 第37-39页 |
| ·两种耦合方式的比较 | 第39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四章 1kW 交错并联Boost 变换器参数设计与实验结果 | 第42-53页 |
| ·两相交错并联Boost 变换器主要性能指标 | 第42页 |
| ·采用新型耦合方式的Boost 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结果 | 第42-45页 |
| ·磁性元件设计 | 第42-44页 |
| ·电路其他参数设计 | 第44-45页 |
| ·采用三磁柱耦合方式的Boost 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结果 | 第45-46页 |
| ·控制电路设计 | 第46-47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1页 |
| ·工作原理验证 | 第47-49页 |
| ·整机效率 | 第49-50页 |
| ·磁件对比 | 第50-51页 |
| ·新型耦合电感的优化设计 | 第51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五章 改进型回转器-电容非线性磁芯仿真模型 | 第53-64页 |
| ·引言 | 第53-54页 |
| ·改进型回转器-电容磁芯模型 | 第54-56页 |
| ·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| 第56-58页 |
| ·模型输入参数 | 第56页 |
| ·饱和参数Λ、n、a | 第56-57页 |
| ·磁滞参数r、h、b | 第57-58页 |
| ·模型的仿真实现及参数优化 | 第58-59页 |
| ·仿真结果 | 第59-63页 |
| ·B-H 曲线仿真结果 | 第59-60页 |
| ·系统仿真结果 | 第60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·本文总结 | 第64-65页 |
| ·下一步工作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-72页 |
|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