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结构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0页 |
·微织构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自润滑刀具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其在切削过程中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结构设计 | 第21-43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5页 |
·刀具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3页 |
·刀具材料模型的建立 | 第23页 |
·有限元网格划分 | 第23-24页 |
·施加约束 | 第24-25页 |
·施加切削力 | 第25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微织构几何形状的确定 | 第25-30页 |
·微织构形状对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·微织构截面形状对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微织构位置的确定 | 第30-33页 |
·微织构距主切削刃的距离对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微织构距副切削刃的距离对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W-TY刀具结构优化 | 第33-37页 |
·微织构圈数对W-TY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微织构槽宽对W-TY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W-TY刀具最佳设计方案 | 第36-37页 |
·W-PX刀具结构优化 | 第37-41页 |
·微织构条数对W-PX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微织构条纹间距对W-PX刀具应力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W-PX刀具最佳设计方案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3章 微织构自润滑刀具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 | 第43-61页 |
·切削过程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43-47页 |
·切削过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 | 第43-44页 |
·切削过程接触边界处理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动态自适应网格技术 | 第46-47页 |
·切削过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7-53页 |
·刀具模型的建立 | 第47-49页 |
·工件材料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0页 |
·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| 第50-51页 |
·刀屑接触摩擦模型的建立 | 第51-52页 |
·切屑分离和断裂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切削过程有限元分析 | 第53-59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切削过程仿真 | 第53-54页 |
·微织构对刀具切削力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微织构对刀具切削温度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4章 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切削试验 | 第61-6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61-63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61-62页 |
·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 | 第62-63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63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| 第63-66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切削力 | 第63-64页 |
·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切削温度 | 第64-66页 |
·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