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公诉阶段程序分流概述 | 第11-12页 |
(一) 程序分流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二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涵义 | 第12页 |
二、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2-16页 |
(一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世界性趋势 | 第12-13页 |
(二) 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| 第13-14页 |
(三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符合法律经济学的效率观 | 第14-16页 |
三、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深层理论依 | 第16-20页 |
(一) 程序分流体现了刑法谦抑思想是非刑罚化的产物 | 第16-18页 |
(二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条件基础—公诉裁量权 | 第18-20页 |
四、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意义 | 第20-23页 |
(一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客观需要 | 第20-22页 |
(二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有利于保障被追诉者的人权 | 第22页 |
(三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有利于实现刑罚的个别化和对被处分人的矫正 | 第22-23页 |
五、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域外法考察 | 第23-31页 |
(一) 国外相关立法与实践 | 第24-29页 |
(二) 对国外相关立法与实践的评析 | 第29-31页 |
六、我国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实践及反思 | 第31-37页 |
(一) 免予起诉理论缺陷与实践检讨 | 第32-34页 |
(二) 现行酌定不起诉制度评析 | 第34-37页 |
七、我国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初步构想 | 第37-51页 |
(一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主体构成 | 第37-38页 |
(二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程序保障 | 第38-39页 |
(三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中相关人员的权利保护 | 第39-42页 |
(四)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内容构建 | 第42-51页 |
八、完善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监督制约机制 | 第51-56页 |
(一) 对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监督制约之理性思考 | 第51-52页 |
(二) 完善我国公诉裁量权制约机制可资的借鉴与相关设想 | 第52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