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3页 |
导论 | 第13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论文基本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29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决策的研究文献 | 第18-21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绩效的研究文献 | 第21-23页 |
·基于流动性的私募股权投资合同结构设计与绩效 | 第21-22页 |
·基于监管和控制权分配的私募股权投资合同结构设计与绩效 | 第22页 |
·基于信号传递的私募股权投资合同结构设计与绩效 | 第22-23页 |
·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收益绩效与风险的研究文献 | 第23-24页 |
·被投资公司收益绩效与风险的研究文献 | 第24-29页 |
第二章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决策与绩效的理论框架 | 第29-43页 |
·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业务的一般流程 | 第29-31页 |
·融资 | 第29页 |
·投资 | 第29-30页 |
·管理 | 第30页 |
·退出 | 第30-31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治理与绩效 | 第31-37页 |
·治理模式及运作主体 | 第31-32页 |
·四种常见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 | 第32-33页 |
·董事会结构 | 第33-36页 |
·法律监管体系 | 第36-37页 |
·基金与基金投资人之间风险管理与投资绩效 | 第37-39页 |
·基金被投资企业之间风险管理与投资绩效 | 第39-41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与投资绩效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| 第43-63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| 第43-49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萌芽 | 第43-44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(PE)的起步与争论 | 第44-47页 |
·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成长与现状 | 第47-49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经济背景 | 第49-53页 |
·宏观金融环境-天时 | 第49-50页 |
·产业发展和企业的融资要求-地利 | 第50-51页 |
·有限合伙人、无限合伙人和其它中介机构的发展-人和 | 第51-53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制度与政府支持 | 第53-63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相关的法律制度 | 第53-56页 |
·与组织制度相应的税收制度 | 第56-59页 |
·政府作为特殊的有限合伙人,发起基金的基金(FOF) | 第59-63页 |
第四章 影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模型与实证 | 第63-88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特点 | 第63-71页 |
·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迅速扩大的原因 | 第71-76页 |
·国家政策积极鼓励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 | 第71-73页 |
·外商投资股权业政策法规逐步明确 | 第73-74页 |
·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的规定 | 第74-75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规则有所完善 | 第75-76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募资能力的基本面分析研究 | 第76-81页 |
·管理水平 | 第76-77页 |
·市场地位 | 第77-78页 |
·财务制度 | 第78页 |
·盈利能力 | 第78-79页 |
·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状况 | 第80页 |
·风险管理 | 第80-81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募资能力的定量分析 | 第81-88页 |
·定量系统分析模型的选择-灰色系统模型 | 第81-84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募资能力灰色系统建模 | 第84-86页 |
·灰色系统模型的实证解释 | 第86-88页 |
第五章 影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绩效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88-112页 |
·影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绩效的因素模型的理论背景 | 第88-91页 |
·影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绩效的因素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| 第91-93页 |
·研究模型设计 | 第91-93页 |
·访谈对象分析 | 第93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决策因子与投资绩效spearman相关分析 | 第93-108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绩效因素的spearman分析 | 第108页 |
·投资决策因子与投资绩效spearman综合分析与实证解释 | 第108-112页 |
第六章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| 第112-122页 |
·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所处的阶段 | 第112-116页 |
·spearman模型的启示 | 第112-113页 |
·发展现状中的不足 | 第113-116页 |
·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对中国成长的意义 | 第116-119页 |
·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| 第117-118页 |
·对金融资源聚集的作用 | 第118页 |
·实现国进民进的新发展模式 | 第118-119页 |
·促进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119-122页 |
·完善和健全与股权投资基金有关的法律、法规建议适时推出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》 | 第119页 |
·加强有关信息的披露工作,把风险控制在源头 | 第119-120页 |
·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体系 | 第120页 |
·因地制宜地推动适合本地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优惠措施 | 第120页 |
·拓宽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来源,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| 第120-121页 |
·改善创业活动环境,发展高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| 第121-122页 |
附录 | 第122-1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2-138页 |
致谢 | 第138-139页 |
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