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削淬硬温度场分析及其工艺参数确定方法研究
目录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工程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磨削淬硬研究的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磨削淬硬实验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磨削淬硬预测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磨削热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·磨削温度场测试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磨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| 第17-18页 |
·磨削表面热损伤的预测研究 | 第18-20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磨削淬硬实验研究 | 第22-34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实验条件 | 第22-2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平台 | 第23-24页 |
·加工工艺 | 第24页 |
·磨削力测试实验 | 第24-27页 |
·测试原理及方案 | 第24-26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磨削温度测试实验 | 第27-31页 |
·测试原理及方案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磨削淬硬层测量实验 | 第31-33页 |
·实验原理及方案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磨削力模型修正及其应用 | 第34-48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磨削力模型修正 | 第34-40页 |
·动态磨削参数 | 第34-36页 |
·磨削力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理论计算及验证 | 第37-40页 |
·磨削热流密度 | 第40-47页 |
·宏观热分析模型 | 第40-42页 |
·基于数理统计的热分析模型 | 第42-43页 |
·计算结果及讨论 | 第43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磨削淬硬温度场的仿真研究 | 第48-64页 |
·引言 | 第48页 |
·磨削淬硬传热学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磨削淬硬温度场的数值仿真 | 第49-53页 |
·ANSYS有限元模型 | 第49-51页 |
·APDL参数化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仿真结果及讨论 | 第53-59页 |
·磨削温度分布仿真 | 第53-57页 |
·磨削淬硬非稳态区域 | 第57-59页 |
·磨削淬硬层深度的预测研究 | 第59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5章 磨削淬硬工艺参数确定方法 | 第64-80页 |
·引言 | 第64页 |
·工艺参数选择流程 | 第64-66页 |
·磨削淬硬临界热分析 | 第66-71页 |
·磨削液沸腾临界热流密度 | 第66-67页 |
·奥氏体化临界热流密度 | 第67-68页 |
·分析结果及讨论 | 第68-71页 |
·磨削淬硬工艺参数的选择 | 第71-78页 |
·淬硬层深度仿真结果数据库的构建 | 第71-73页 |
·淬硬层深度插值函数的构建 | 第73-75页 |
·工艺参数选择的实例探讨 | 第75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结论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、参加的课题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