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拟眼组织三维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§1.1 虚拟眼三维建模与仿真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§1.2 虚拟人计划 | 第12-13页 |
| §1.3 虚拟器官 | 第13-14页 |
| §1.4 虚拟眼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§1.5 人眼的解剖结构 | 第15-16页 |
| §1.6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章 三维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| 第19-45页 |
| §2.1 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基础 | 第19-33页 |
| ·医学图像分割算法 | 第19-25页 |
| ·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算法 | 第25-33页 |
| §2.2 序列图像多组织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| 第33-39页 |
| ·现有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的缺陷 | 第33-34页 |
| ·基于CT图像的多层次三维建模 | 第34-39页 |
| §2.3 三维模型仿真应用技术研究 | 第39-43页 |
| ·Ta-chih Lee细化算法 | 第40-41页 |
| ·路径规划中噪声平滑和最短路径搜索 | 第41页 |
| ·路径规划中的插值与平滑 | 第41-43页 |
| ·场景渲染 | 第43页 |
| §2.4 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三章 基于CT图像的眼部组织建模 | 第45-58页 |
| §3.1 CT图像眼部组织分割 | 第45-55页 |
| ·水平集算法分割出眼球 | 第46-51页 |
| ·分割出眼眶骨组织 | 第51-52页 |
| ·分割眼球周围软组织 | 第52-53页 |
| ·分割眼眶容积测量中需要描绘的区域 | 第53-55页 |
| §3.2 重建眼部组织 | 第55页 |
| §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§3.4 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四章 裂隙灯显微图像角膜三维重建 | 第58-68页 |
| §4.1 裂隙灯显微图像采集 | 第58-59页 |
| ·裂隙光源检查的成像原理 | 第58-59页 |
| ·裂隙灯显微成像的特点 | 第59页 |
| §4.2 裂隙灯显微图像上角膜的提取 | 第59-65页 |
| ·角膜的定位 | 第59-61页 |
| ·角膜的分割 | 第61页 |
| ·角膜内外表面的提取 | 第61-65页 |
| §4.3 角膜的配准和重建 | 第65-66页 |
| ·配准模型 | 第65-66页 |
| §4.4 实验结果 | 第66页 |
| §4.5 小结 | 第66-68页 |
| 第五章 眼底视网膜血管图像分割及三维建模 | 第68-87页 |
| §5.1 目前已经有的血管分割方法 | 第69页 |
| §5.2 眼底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 | 第69-78页 |
| ·平衡眼底视网膜血管图像背景 | 第70-72页 |
| ·维纳滤波器消除噪声 | 第72-73页 |
| ·期望最大化算法灰度逼近直方图 | 第73-77页 |
| ·后处理 | 第77-78页 |
| §5.3 眼底三维模型的建立 | 第78-79页 |
| §5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9-86页 |
| ·常用医学图像分割算法分割结果 | 第79-80页 |
| ·本文算法分割结果 | 第80-82页 |
| ·国内外眼底视网膜血管图像分割结果 | 第82-84页 |
| ·眼底图像的三维投影建模结果 | 第84-86页 |
| §5.5 小结 | 第86-87页 |
| 第六章 基于切片图像的眼部几何模型建立 | 第87-104页 |
| §6.1 数据获取 | 第88-89页 |
| §6.2 切片图像的分割 | 第89-93页 |
| §6.3 轮廓特征点的提取 | 第93-97页 |
| ·旋转体旋转轴的确定 | 第94页 |
| ·交互式特征点提取 | 第94-96页 |
| ·轮廓中在旋转轴上的点 | 第96-97页 |
| §6.4 轮廓截面的样条曲线拟合 | 第97页 |
| §6.5 所建几何模型尺寸的调整 | 第97-98页 |
| §6.6 所建模型的网格剖分 | 第98页 |
| §6.7 实验结果 | 第98页 |
| §6.8 讨论 | 第98-102页 |
| §6.9 小结 | 第102-104页 |
| 第七章 虚拟手术中眼部组织变形仿真 | 第104-110页 |
| §7.1 基本框架 | 第104页 |
| §7.2 眼部组织变形仿真的实现 | 第104-107页 |
| ·眼组织的物理变形模型 | 第105页 |
| ·几何拓扑模型(计算模型) | 第105-106页 |
| ·碰撞检测和响应 | 第106页 |
| ·触觉反馈和绘制 | 第106-107页 |
| ·视觉变形 | 第107页 |
| §7.3 实验 | 第107-108页 |
| §7.4 小结 | 第108-110页 |
|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0-112页 |
| §8.1 本论文内容总结 | 第110-111页 |
| §8.2 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111-11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2-120页 |
| 致谢 | 第120-121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目录 | 第121-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