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客车用超级电容器组动态均衡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5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5-3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发展 | 第16-18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| 第16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·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| 第17-18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外特性的建模方法研究 | 第18-23页 |
| ·RC 简化建模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·物理特性逼近建模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·基于电容器阻抗频谱特性的建模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串联电池组充放电均衡技术发展 | 第23-29页 |
| ·基于开关/继电器网络的均衡技术 | 第24页 |
| ·高速开关电容网络均衡技术 | 第24-25页 |
| ·基于多输出绕组变压器的均衡技术 | 第25-26页 |
| ·基于DC-DC 的分布式动态均衡技术 | 第26-29页 |
| ·牵引型超级电容器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| 第29-32页 |
| ·电动汽车车载辅助能源 | 第30-31页 |
| ·电动汽车车载主能源 | 第31-32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内容 | 第32-33页 |
| 第2章 牵引型超级电容器外特性实验研究与建模 | 第33-57页 |
| ·引言 | 第33页 |
| ·牵引型超级电容器外特性的实验研究 | 第33-41页 |
| ·恒流充放电实验研究 | 第34-36页 |
| ·恒阻放电实验研究 | 第36页 |
| ·恒压限流充放电实验研究 | 第36-38页 |
| ·恒功率充放电实验研究 | 第38页 |
| ·脉冲充放电实验研究 | 第38-41页 |
| ·模型参数分析与求取 | 第41-54页 |
| ·串联电阻 | 第41-44页 |
| ·串联分支 | 第44-45页 |
| ·分支电容 | 第45-54页 |
| ·仿真验证 | 第54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3章 基于有向图的均衡电路建模分析方法 | 第57-76页 |
| ·引言 | 第57页 |
| ·均衡结构的有向图建模与分析 | 第57-64页 |
| ·有向图分析基础 | 第57-59页 |
| ·常用均衡结构的有向图建模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理想均衡结构的图论表达 | 第61-64页 |
| ·适于串联超级电容器组均衡的衍生结构 | 第64-70页 |
| ·基于升降压电路的均衡结构 | 第65-68页 |
| ·基于?UK 电路的均衡结构 | 第68-70页 |
| ·长串电容器组均衡中的优化分组技术 | 第70-75页 |
| ·串并联结构合理设计 | 第70页 |
| ·不同结构组合优化 | 第70-71页 |
| ·二分法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| 第71-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第4章 基于状态预估计的模糊控制动态均衡技术 | 第76-100页 |
| ·引言 | 第76页 |
| ·串联超级电容器组动态均衡电路设计 | 第76-82页 |
| ·动态均衡电路的一般性设计 | 第77-79页 |
| ·串联超级电容器动态均衡电路设计 | 第79-82页 |
| ·基于状态预估计的模糊控制均衡技术 | 第82-99页 |
| ·模型对控制的指导作用 | 第82-83页 |
| ·动态均衡控制的实现 | 第83-86页 |
| ·模糊控制器设计 | 第86-89页 |
| ·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| 第89-95页 |
| ·实验研究 | 第95-9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| 第5章 超级电容器电动客车动力系统研究 | 第100-121页 |
| ·引言 | 第100页 |
| ·超级电容电动客车动力系统 | 第100-102页 |
| ·动力系统组成 | 第100-102页 |
| ·动力性能仿真 | 第102页 |
| ·牵引型超级电容器组 | 第102-105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组性能测试 | 第103-105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组均衡 | 第105页 |
| ·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| 第105-115页 |
| ·永磁直流电机 | 第106页 |
| ·电机驱动器的比较研究 | 第106-110页 |
| ·DC-DC 变换器的设计 | 第110-112页 |
| ·电机驱动系统测试 | 第112-115页 |
| ·整车管理及性能测试 | 第115-120页 |
| ·车辆管理单元 | 第115-119页 |
| ·整车装配与性能测试 | 第119-12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| 结论 | 第121-12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3-13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4-136页 |
| 致谢 | 第136-137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