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蚁群算法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电力线通信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电力线载波通信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蚁群算法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在静态组合优化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·在动态组合优化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在连续性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| 第16页 |
·蚁群算法的研究方向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基于蚁群算法电力线通信动态路由组网模型 | 第18-27页 |
·蚁群算法理论概述 | 第18-22页 |
·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| 第18-19页 |
·蚁群算法的主要特点 | 第19-20页 |
·典型蚁群算法理论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电力线通信网络拓扑模型及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组网模型 | 第23-25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组网模式特点 | 第23-24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组网目标 | 第24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算法组网研究关键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算法参数控制规律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基于蚁群算法电力线通信动态路由仿真分析 | 第27-49页 |
·算法仿真模型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算法可行性仿真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算法快速性仿真分析 | 第29-35页 |
·ACS算法快速性仿真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MMAS算法快速度性仿真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可变q0 值改进蚁群算法快速性仿真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算法快速性仿真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算法鲁棒性仿真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算法鲁棒性比较仿真实验方案一 | 第35-36页 |
·算法鲁棒性比较仿真实验方案二 | 第36-38页 |
·多约束条件下动态路由算法仿真研究 | 第38-39页 |
·盲网络状态下动态路由算法仿真研究 | 第39-42页 |
·线路干扰状态算法抗毁性分析 | 第41页 |
·节点故障状态算法抗毁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算法负载均衡仿真研究 | 第42-48页 |
·ACS算法组网负载均衡情况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信息素初值变参数控制改进蚁群算法 | 第43-44页 |
·能见度变参数控制改进蚁群算法 | 第44-45页 |
·算法改进前后负载均衡情况比较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算法改进前后路由优化能力及组网花费比较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蚁群动态路由可重构透传PLC网络系统实现 | 第49-66页 |
·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| 第49-52页 |
·载波通信模块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载波通信模块发送和接收滤波器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算法在窄带PLC网络中的实现 | 第52-59页 |
·算法任务划分和实现步骤 | 第52-53页 |
·通信信息表初始化算法 | 第53-55页 |
·算法实现程序结构设计 | 第55-56页 |
·网关部分算法软件实现 | 第56-58页 |
·节点部分算法软件实现 | 第58-59页 |
·网络重构方式和维护策略 | 第59-61页 |
·PLC动态路由网络重构方式 | 第60-61页 |
·PLC动态路由网络维护策略 | 第61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PLC透传网络实现 | 第61-65页 |
·网络层次划分 | 第61-62页 |
·传输层设计 | 第62-63页 |
·网络层设计 | 第63-64页 |
·链路层设计 | 第64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| 第66-72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网络实验模型 | 第66-67页 |
·实验测试结果 | 第67-69页 |
·蚁群动态路由算法性能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算法时间特性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算法空间特性分析 | 第70页 |
·本文可继续探讨的问题 | 第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