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31页 |
| ·引言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·美国 | 第13-14页 |
| ·欧洲国家 | 第14-15页 |
| ·其它国家 | 第15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米糠油制备生物柴油 | 第16页 |
| ·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| 第16-17页 |
| ·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| 第17页 |
| ·生物柴油制备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物理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直接混合法 | 第17页 |
| ·微乳液法 | 第17-18页 |
| ·化学法 | 第18-19页 |
| ·热裂解法 | 第18页 |
| ·酯交换法 | 第18-19页 |
| ·生物合成法 | 第19页 |
| ·酯交换过程研究 | 第19-30页 |
| ·酯交换反应 | 第19-21页 |
| ·酯交换反应催化剂 | 第21-26页 |
| ·均相酸碱催化剂 | 第22-23页 |
| ·酶催化剂 | 第23-24页 |
| ·多相催化剂 | 第24-26页 |
| ·酯交换反应中的影响因素 | 第26-28页 |
| ·醇/油摩尔比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催化剂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| 第28-30页 |
| ·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| 第30-31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3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1-38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| 第31-32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1-32页 |
| ·主要实验药品及原料 | 第31-32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2页 |
| ·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32-33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32-33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33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| ·催化剂的酯交换反应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| 第34-36页 |
| ·催化剂的酯交换反应活性评价 | 第34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4-36页 |
| ·原理 | 第34-35页 |
| ·方法 | 第35-36页 |
| ·催化剂再生方法研究 | 第36页 |
| 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6-38页 |
| ·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热重分析 | 第37页 |
| ·CO_2-TPD | 第37-38页 |
| 第三章 不同催化剂催化菜籽油-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| 第38-44页 |
| ·均相碱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| 第38-41页 |
| ·醇/油摩尔比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固体碱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| 第41-43页 |
| ·MgO/La_2O_3和MgO/Al_2O_3,BaO/La_2O_3和BaO/Al_2O_3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| 第41-42页 |
| ·KF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 | 第42-43页 |
| ·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第四章 KF/La_2O_3、KF/Sm_2O_3、KF/Eu_2O_3固体碱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| 第44-67页 |
| ·引言 | 第44-45页 |
| ·催化剂焙烧温度的选择 | 第45-47页 |
| ·物相分析(XRD) | 第47-53页 |
| ·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的XRD表征 | 第47-49页 |
| ·新鲜催化剂的XRD表征 | 第49-53页 |
| ·不同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| 第53-59页 |
| ·催化剂灼烧温度对活性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| ·KF负载量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| ·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·醇/油摩尔比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| ·使用前后催化剂的XRD表征 | 第59-60页 |
| ·CO_2-TPD分析 | 第60-64页 |
| ·固体碱催化剂活性中心探索 | 第64-65页 |
| ·结论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-74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4页 |
|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74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