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祖谦的经世思想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5-9页 |
一、吕祖谦经世思想的学术思想渊源 | 第9-18页 |
(一) 社会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家学传统 | 第10-12页 |
(三) 师友交往 | 第12-18页 |
二、吕祖谦经世思想的内容 | 第18-42页 |
(一) 政治制度方面 | 第18-27页 |
1、君臣持身 | 第18-21页 |
2、广开言路 | 第21-24页 |
3、举贤授能 | 第24-25页 |
4、刑德并举 | 第25-27页 |
(二) 经济制度方面 | 第27-30页 |
1、取民有制 | 第27-29页 |
2、分民授田 | 第29页 |
3、富恤贫足 | 第29-30页 |
(三) 国防军事方面 | 第30-34页 |
1、谋定主战 | 第30-31页 |
2、寓兵于农 | 第31-32页 |
3、用兵伐谋 | 第32-34页 |
(四) 教育教化方面 | 第34-42页 |
1、明理治心 | 第34-36页 |
2、德行兼备 | 第36-38页 |
3、求同存异 | 第38-39页 |
4、存疑持养 | 第39-42页 |
三、吕祖谦经世思想的特点 | 第42-50页 |
(一) 兼容博采 | 第42-44页 |
(二) 知行并重 | 第44-47页 |
(三) 治史变通 | 第47-50页 |
总结 | 第50-55页 |
1、为浙江民众务实创新精神的滋养提供基础 | 第52页 |
2、促进破除传统观念的思想解放 | 第52-53页 |
3、传播我国教育思想史的宝贵财富 | 第53-54页 |
4、践行并弘扬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 | 第54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主要参考资料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