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群通信系统IP联网语音网关的研究与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集群系统IP联网简介 | 第12-15页 |
| ·联网的网络结构 | 第12-13页 |
| ·联网系统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语音网关在网络中的功能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5页 |
| ·本文的结构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语音网关总体设计介绍 | 第16-26页 |
| ·语音网关总体结构 | 第16-17页 |
| ·嵌入式处理平台 | 第17-23页 |
| ·PowerPC处理器MPC852T | 第17-19页 |
| ·存储控制器 | 第19-21页 |
| ·存储器系统 | 第21-23页 |
| ·语音压缩处理模块 | 第23-25页 |
| ·语音压缩分组处理器AC48304 | 第23-25页 |
| ·AC48304 外围接口 | 第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语音网关通信接口设计 | 第26-35页 |
| ·HPI接口扩展 | 第26-29页 |
| ·HPI接口简介 | 第26-27页 |
| ·接口电路设计 | 第27-29页 |
| ·集群系统接口 | 第29-32页 |
| ·EM接口设计 | 第29-31页 |
| ·PCM编解码电路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以太网接口 | 第32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4章 语音网关软件设计 | 第35-56页 |
| ·软件总体结构 | 第35-36页 |
| ·AC48304 驱动模块 | 第36-42页 |
| ·复位内核下载模式 | 第38页 |
| ·程序下载模式 | 第38-39页 |
| ·初始化模式 | 第39页 |
| ·运行模式空闲状态 | 第39-40页 |
| ·运行模式激活状态 | 第40-42页 |
| ·网关信令处理模块 | 第42-48页 |
| ·信令控制过程 | 第43-46页 |
| ·信令处理的实现 | 第46-48页 |
| ·语音包处理模块 | 第48-51页 |
| ·语音包的发送 | 第48-51页 |
| ·语音包的接收 | 第51页 |
| ·模块测试 | 第51-55页 |
| ·语音压缩模块的测试 | 第51-54页 |
| ·语音网络传输的测试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5章 IP语音网关中QoS分析及改进 | 第56-66页 |
| ·IP网络中传输语音分组存在的问题 | 第56-58页 |
| ·抖动抑制缓冲机制 | 第58-64页 |
| ·预取和缓冲技术 | 第58-59页 |
| ·语音传输同步的条件 | 第59-60页 |
| ·语音网关缓冲区大小的计算模型 | 第60-63页 |
| ·参数选择 | 第63-64页 |
| ·信令处理的QoS考虑 | 第64-65页 |
| ·对接续速度的影响 | 第64页 |
| ·对接续成功率的影响 | 第64页 |
| ·接续失败的处理 | 第64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结论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-71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71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| 第71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