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序论:中国佛学心性论的形成与确立 | 第10-17页 |
(一) 由识转心:阿赖耶识到清净心体的转变 | 第10-13页 |
(二) 中国佛性论体系的建立 | 第13-17页 |
一、以心为体证悟由心 | 第17-56页 |
(一) 宗密关于心的四种定义 | 第17-25页 |
(二) 本体意义的心 | 第25-41页 |
(三) 生成意义的心 | 第41-47页 |
(四) 成佛意义的心 | 第47-56页 |
二、真性觉性 圆成佛性 | 第56-68页 |
(一) 真性 | 第56-63页 |
(二) 圆觉性 | 第63-68页 |
三、心性合一 互为体证 | 第68-79页 |
(一) 拣收自如 心性互融 | 第68-71页 |
(二) 本觉真心 即性一体 | 第71-79页 |
参考书目 | 第79-81页 |
后记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