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本论文设想 | 第14-34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血液或血浆净化疗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| 第15-19页 |
1.2.1 血脂蛋白的组成、物理和化学性质 | 第15页 |
1.2.2 脂蛋白的结构 | 第15-17页 |
1.2.3 载脂蛋白ApoB_(100)及LDL受体的结构 | 第17-19页 |
1.3 低密度脂蛋白分离吸附剂的研究概况 | 第19-22页 |
1.3.1 小分子亲和分离吸附剂 | 第19-20页 |
1.3.2 聚阴离子亲和分离的吸附剂和分离膜 | 第20-21页 |
1.3.3 合成短肽亲和分离吸附剂 | 第21-22页 |
1.3.4 其它新型合成亲和分离吸附剂 | 第22页 |
1.4 已用于临床去除血液或血浆中LDL的净化系统(LDL分离技术) | 第22-33页 |
1.4.1 血浆交换 | 第22-24页 |
1.4.2 常规双重滤过 | 第24页 |
1.4.3 升温双重滤过 | 第24-25页 |
1.4.4 硫酸右旋糖酐纤维素吸附(葡聚糖硫酸酯吸附系统) | 第25-26页 |
1.4.5 免疫吸附 | 第26-27页 |
1.4.6 肝素体外LDL沉淀 | 第27-29页 |
1.4.7 LDL的血液灌流分离技术 | 第29-33页 |
1.5 本论文设想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LDL吸附剂载体(聚丙烯酰胺珠)的合成及表征 | 第34-57页 |
2.1 前言 | 第34-35页 |
2.2 反相悬浮聚合丙烯酰胺/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系统 | 第35-38页 |
2.2.1 聚合体系 | 第35-36页 |
2.2.1.1 单体溶液 | 第35页 |
2.2.1.2 引发体系 | 第35-36页 |
2.2.1.3 分散稳定剂 | 第36页 |
2.2.1.4 油相分散介质 | 第36页 |
2.2.2 反相悬浮聚合成球机理 | 第36-38页 |
2.3 反应器的设计 | 第38-42页 |
2.3.1 指形挡板 | 第39-40页 |
2.3.2 三叶后掠式搅拌桨 | 第40-42页 |
2.4 聚丙烯酰胺微珠的合成及表征 | 第42-55页 |
2.4.1 材料与仪器 | 第43页 |
2.4.2 实验方法 | 第43-45页 |
2.4.2.1 最佳聚合条件及配方的筛选 | 第43-44页 |
2.4.2.2 微珠的制备程序 | 第44-45页 |
2.4.2.3 微珠样品的检测 | 第45页 |
2.4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45-55页 |
2.4.3.1 正交实验 | 第45-46页 |
2.4.3.2 产物形貌分析 | 第46-50页 |
2.4.3.3 微珠的粒径及其分布 | 第50-53页 |
2.4.3.4 微珠的孔结构 | 第53-55页 |
2.5 本章总结 | 第55-57页 |
第三章 LDL吸附剂三肽配体的合成及提纯 | 第57-83页 |
3.1 前言 | 第57-58页 |
3.2 多肽的合成方法 | 第58-61页 |
3.3 短肽的合成 | 第61-82页 |
3.3.1 合成路线的设计 | 第61-62页 |
3.3.2 试剂仪器 | 第62-64页 |
3.3.3 实验方法 | 第64-71页 |
3.3.3.1 氨基酸的保护 | 第64-67页 |
3.3.3.2 SDE的合成 | 第67-71页 |
3.3.3.3 SDE的纯化方法 | 第71页 |
3.3.4 结果和讨论 | 第71-82页 |
3.3.4.1 保护氨基酸的分析 | 第71-75页 |
3.3.4.2 SDE的纯化 | 第75-77页 |
3.3.4.3 SDE液相合成产物的分析 | 第77-82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82-83页 |
第四章 SDE三肽配体在聚丙烯酰胺微球载体上的固定化 | 第83-113页 |
4.1 前言 | 第83-87页 |
4.2 SDE三肽配体的固定化 | 第87-112页 |
4.2.1 SDE配体固定化的设计 | 第87-88页 |
4.2.2 试剂仪器 | 第88页 |
4.2.3 实验方法 | 第88-95页 |
4.2.3.1 带有不同长度“手臂分子”载体的制备 | 第88-93页 |
4.2.3.2 配体的固定化 | 第93-95页 |
4.2.3.3 相关检测 | 第95页 |
4.2.4 结果和讨论 | 第95-112页 |
4.2.4.1 对带有不同长度“手臂分子”载体的分析 | 第95-103页 |
4.2.4.2 对配体固定化的分析 | 第103-112页 |
4.3 本章总结 | 第112-113页 |
第五章 接有SDE短肽的聚丙烯酰胺微珠吸附血浆中LDL的性能的初步探讨 | 第113-123页 |
5.1 前言 | 第113页 |
5.2 吸附LDL性能的测定 | 第113-122页 |
5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114页 |
5.2.2 实验方法 | 第114-115页 |
5.2.2.1 样品的检测 | 第114页 |
5.2.2.2 吸附微珠的封闭 | 第114-115页 |
5.2.2.3 体外静态吸附实验 | 第115页 |
5.2.3 结果和讨论 | 第115-122页 |
5.3 本章总结 | 第122-123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123-126页 |
6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123-124页 |
6.2 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24-125页 |
6.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7页 |
作者在论文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7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38页 |
符号与缩语表 | 第138-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