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言 | 第1-9页 |
第一章 网络犯罪(Cybercrime)的概念 | 第9-13页 |
一、 “计算机”和“计算机犯罪”概念的演变 | 第9-12页 |
二、 网络犯罪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(一) 定义初探 | 第12页 |
(二) 分类及表现形式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 | 第13-20页 |
一、 我国刑法对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的规定及其局限 | 第13-17页 |
(一) 非法侵入特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犯罪构成上存在局限 | 第13-15页 |
(二)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客体存在问题 | 第15-17页 |
二、 相关问题 | 第17-20页 |
(一) 法人犯罪与过失犯罪 | 第17页 |
(二) 两个罪名的刑罚设置 | 第17-18页 |
(三) 一罪与数罪问题 | 第18页 |
(四) 黑客问题现状及其难题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典型的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| 第20-33页 |
一、 网络盗窃 | 第20-23页 |
二、 网络欺诈 | 第23-26页 |
(一) 网络欺诈的种类 | 第23-24页 |
(二) 对策 | 第24-26页 |
三、 其它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| 第26-33页 |
(一) 网络敲诈勒索与恐吓 | 第26-28页 |
(二) 网络走私、贩毒与销赃 | 第28-29页 |
(三) 网络侮辱、诽谤和造谣 | 第29页 |
(四) 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 | 第29-33页 |
第四章 对付网络犯罪的主要难题 | 第33-50页 |
一、 管辖权问题 | 第33-38页 |
(一) 传统国际刑法体系面临挑战 | 第33页 |
(二) 传统国际刑法中关于刑事管辖权的一般原则 | 第33-35页 |
(三) 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应适用的原则 | 第35-38页 |
二、 电子证据问题 | 第38-45页 |
(一) 电子证据的特点 | 第38-39页 |
(二) 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及其审查判断规则 | 第39页 |
(三) 国内外相关法律 | 第39-41页 |
(四) 案例 | 第41-43页 |
(五) 刑事案件中的电子证据 | 第43-45页 |
三、 侦查手段问题 | 第45-50页 |
(一) 网络犯罪侦查的主要困难 | 第45-46页 |
(二) 保证身份透明的技术手段 | 第46-49页 |
(三) 网络犯罪侦查的法社会学问题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建立针对网络犯罪的统一规范体系 | 第50-62页 |
一、 背景 | 第50-51页 |
二、 欧洲委员会《网络犯罪公约》(Convention on Cybercrime) | 第51-62页 |
(一) 概况 | 第51-52页 |
(二) 实体刑法方面 | 第52-55页 |
(三) 程序法方面 | 第55-59页 |
(四) 国际合作 | 第59-62页 |
附录: 参考文献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