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2-23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民航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航空事故的影响 | 第14-18页 |
·安全哲学理论的发展概况 | 第18-20页 |
·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 | 第19页 |
·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 | 第19页 |
·系统论与综合型的安全哲学 | 第19页 |
·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哲学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目标、内容及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1页 |
·文章框架介绍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民航安全管理比较与借鉴 | 第23-35页 |
·民航安全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5页 |
·机器时期 | 第23页 |
·人因时期 | 第23-24页 |
·组织时期 | 第24-25页 |
·世界民航安全状况发展历程 | 第25-28页 |
·世界民航事故率状况 | 第25-26页 |
·近10年世界民航安全状况的主要特征 | 第26-27页 |
·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 | 第27-28页 |
·国外民航安全管理发展概况 | 第28-32页 |
·美国 | 第28-30页 |
·欧盟 | 第30-31页 |
·加拿大 | 第31-32页 |
·比较 | 第32页 |
·国外民航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| 第32-35页 |
·建设具有中国民航特色的安全管理系统 | 第32页 |
·重视原有基础 | 第32页 |
·坚持系统安全思想 | 第32-33页 |
·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是核心 | 第33页 |
·依靠坚实的科技基础支撑 | 第33页 |
·注重安全文化建设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| 第35-78页 |
·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历史回顾及现状 | 第35-45页 |
·中国民航业安全水平概况 | 第35页 |
·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历史回顾 | 第35-37页 |
·各阶段特点 | 第37-39页 |
·中国民航安全周期波动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民航安全经济学分析 | 第45-67页 |
·概述 | 第45-56页 |
·民航安全效益分析 | 第56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·民航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| 第67-78页 |
·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意义及概念 | 第67-69页 |
·中国民航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风险估计 | 第71-77页 |
·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四章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环境分析 | 第78-87页 |
·PEST、SWOT理论回顾 | 第78页 |
·PEST基本含义及其应用领域 | 第78页 |
·SWOT基本含义及其应用领域 | 第78页 |
·PEST分析 | 第78-81页 |
·政治(P) | 第78-79页 |
·经济(E) | 第79-80页 |
·社会和法律(S) | 第80页 |
·科学技术(T) | 第80-81页 |
·SWOT分析 | 第81-84页 |
·内部优势(S) | 第81-82页 |
·内部劣势(W) | 第82页 |
·外部的机遇(O) | 第82-83页 |
·外部的挑战(T) | 第83-84页 |
·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目标 | 第84-85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84页 |
·战略目标 | 第84-85页 |
·中国民航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85-87页 |
·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| 第85页 |
·可用空域资源紧缺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| 第85页 |
·航空企业的效益压力可能影响其安全投入 | 第85-86页 |
·组织体系尚不健全 | 第86页 |
·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| 第86页 |
·航空安全科研力量相对薄弱 | 第86页 |
·航空保安压力越来越大 | 第86-87页 |
第五章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分析 | 第87-110页 |
·未来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总体对策 | 第87页 |
·未来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式 | 第87-102页 |
·策略重点 | 第87-94页 |
·局部超越的突破点 | 第94-98页 |
·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| 第98-102页 |
·未来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实施的步骤 | 第102-110页 |
·步骤制定 | 第102-103页 |
·策略实施 | 第103-11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0-111页 |
·本文的主要观点 | 第110页 |
·本文的局限性及其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110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5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