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7-15页 |
| ·概述 | 第7-10页 |
| ·可用带宽测量技术的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| ·可用带宽测量的发展 | 第8-10页 |
| ·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·本文的组织 | 第12-15页 |
| 第2章 可用带宽测量技术 | 第15-23页 |
| ·基本定义及术语 | 第15-16页 |
| ·带宽 | 第15页 |
| ·可用带宽 | 第15-16页 |
| ·可用带宽测量模型 | 第16-17页 |
| ·报文间隔模型-PGM | 第16页 |
| ·报文速率模型-PRM | 第16-17页 |
| ·现有测量技术及工具分析 | 第17-22页 |
| ·IGI | 第17-18页 |
| ·SPRUCE | 第18-19页 |
| ·TOPP | 第19页 |
| ·Pathload | 第19-21页 |
| ·PathChirp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研究的理论方案及实验方案 | 第23-31页 |
| ·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研究的理论方案 | 第23-26页 |
| ·时间序列模型背景 | 第23-25页 |
| ·研究步骤 | 第25页 |
| ·研究理论方案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方案 | 第26-29页 |
| ·实验参数定义 | 第26-27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室测试网络环境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室测试网络拓扑 | 第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第4章 测量流时间序列与背景流关系研究 | 第31-37页 |
| ·实验研究步骤 | 第31页 |
| ·时间序列动态数据的采集 | 第31-32页 |
| ·采集原理 | 第31-32页 |
| ·数据采集方案 | 第32页 |
| ·动态数据相关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随机数据包大小的恒定背景流环境 | 第32-35页 |
| ·Imix 模型背景流环境 | 第35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5章 可用带宽建模实现 | 第37-41页 |
| ·随机模型的选取及模型的检验 | 第37-38页 |
| ·基于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可用带宽测量模型建立 | 第38-39页 |
| ·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牛顿法曲线拟合 | 第39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6章 基于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| 第41-51页 |
| ·基于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可用带宽测量模型的测量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基于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测量系统 | 第42-45页 |
| ·测量工具性能比较 | 第45-49页 |
| ·实验环境配置 | 第46-47页 |
| ·10Mbps 网络环境 | 第47-48页 |
| ·100Mbps 网络环境 | 第48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| 结论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