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干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45页 |
·我国农村水资源污染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述评 | 第18-23页 |
·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| 第18-19页 |
·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 | 第19-20页 |
·蚯蚓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| 第21-22页 |
·土壤地下渗滤处理系统 | 第22-23页 |
·干旱区农村水资源情况 | 第23-28页 |
·干旱区的界定 | 第23-24页 |
·乌鲁木齐所辖农村水资源概况 | 第24-28页 |
·人工湿地技术概述 | 第28-39页 |
·人工湿地的由来和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| 第29-3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39-40页 |
·农村生活污水的发生量和特征 | 第39页 |
·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与压力 | 第39-40页 |
·人工湿地处理干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| 第40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40-41页 |
·研究的目标 | 第41-42页 |
·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42-43页 |
·干旱区人工湿地介质填料的研究与开发 | 第42页 |
·干旱区人工湿地植物水生植物系统构建研究 | 第42-43页 |
·潜流式人工湿地在干旱区运行的中试研究 | 第43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43-45页 |
第二章 人工湿地技术理论基础 | 第45-59页 |
·人工湿地的分类和组成 | 第45-51页 |
·按植物形式分类 | 第45-50页 |
·按布水方式分类 | 第50-51页 |
·人工湿地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51-54页 |
·表面积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·表面负荷率 | 第52页 |
·水力传导率 | 第52-54页 |
·水力停留时间 | 第54页 |
·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机理 | 第54-59页 |
·介质的作用 | 第54-56页 |
·水生植物的作用 | 第56-57页 |
·微生物的作用 | 第57-59页 |
第三章 干旱区人工湿地介质填料开发研究 | 第59-83页 |
·介质填料的选择 | 第59-60页 |
·介质填料的性质 | 第60-63页 |
·灰棕漠土 | 第60-61页 |
·高炉渣 | 第61页 |
·沸石 | 第61-62页 |
·砾石 | 第62页 |
·河砂 | 第62-63页 |
·介质填料特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介质填料的静态吸附和等温释放特性研究 | 第64-76页 |
·试验方法与装置 | 第64页 |
·介质填料对氨氮静态吸附性能分析结果 | 第64-69页 |
·介质填料对磷素静态吸附性能分析结果 | 第69-74页 |
·低温条件下介质填料的吸附能力研究 | 第74页 |
·静态吸附试验小结 | 第74-76页 |
·介质填料的动态吸附特性研究 | 第76-81页 |
·试验方法与装置 | 第76-79页 |
·COD去除效果分析 | 第79页 |
·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总磷去除效果分析 | 第80页 |
·动态吸附试验小结 | 第80-81页 |
·介质填料价格分析 | 第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·本章主要研究结论 | 第81-82页 |
·本章创新点 | 第82-83页 |
第四章 干旱区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系统的构建研究 | 第83-92页 |
·干旱区水生植物概况 | 第83页 |
·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筛选的原则 | 第83-85页 |
·根系发达,净化能力强原则 | 第83-84页 |
·具有抗逆性原则 | 第84页 |
·适地适种原则 | 第84页 |
·合理搭配不同植物物种原则 | 第84页 |
·收割容易,易于管理原则 | 第84页 |
·综合利用价值高原则 | 第84-85页 |
·美化景观作用原则 | 第85页 |
·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筛选试验 | 第85-9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85-86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86页 |
·试验水质 | 第86页 |
·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| 第86-87页 |
·COD去除效果 | 第87-88页 |
·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| 第88-89页 |
·总磷去除效果分析 | 第89-90页 |
·SS去除效果分析 | 第9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·本章主要结论 | 第90-91页 |
·本章创新点 | 第91-92页 |
第五章 干旱区人工湿地运行研究 | 第92-102页 |
·平西梁村自然地理情况概述 | 第92-93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92页 |
·气温和日照 | 第92页 |
·降水量 | 第92-93页 |
·风向、风速 | 第93页 |
·潜流人工湿地中试试验系统 | 第93-94页 |
·试验用水水质 | 第94页 |
·取样与测试 | 第94页 |
·结果及分析 | 第94-100页 |
·干旱区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| 第95-97页 |
·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·收割对于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| 第98-10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·本章主要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·本章创新点 | 第101-10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102-104页 |
·结论 | 第102页 |
·建议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、科研工作 | 第108-10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