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一、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相关研究动态 | 第8-9页 |
三、本文研究方法、重点、难点和新意 | 第9-10页 |
四、重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一、民进党执政当局推行“去中国化”的缘起 | 第11-18页 |
·“台独”理念的确立与发展 | 第11-14页 |
·“台独”思潮的滋生 | 第11-13页 |
·李登辉时期凸显“台独”意识 | 第13-14页 |
·民进党“台独”路线的确立 | 第14-18页 |
·民进党党纲鼓吹“台独”理念 | 第14-16页 |
·利用执政推行“台独”路线 | 第16-18页 |
二、民进党执政以来推行“去中国化”的依据 | 第18-22页 |
·民进党推行“去中国化”的托辞 | 第18-19页 |
·“台湾民族论” | 第18页 |
·“台湾文化多元论” | 第18-19页 |
·台湾文化异于中国文化 | 第19页 |
·民进党推行“去中国化”的现实需要 | 第19-22页 |
·迎合美日,巩固执政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·满足“本省人”的诉求 | 第20-21页 |
·巩固“台独”基本盘 | 第21-22页 |
三、民进党执政当局推行“去中国化”的实践 | 第22-41页 |
·政治上顽固坚持“台独”立场 | 第22-26页 |
·否认“九二共识”,鼓吹“一边一国” | 第22-23页 |
·利用“公投”进行分裂 | 第23-25页 |
·实行“制宪”、“废统”,挑战两岸关系 | 第25-26页 |
·经济上阻挠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发展 | 第26-30页 |
·构建台湾经济发展的“全球布局战略” | 第26-27页 |
·严格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 | 第27-28页 |
·重启“南向政策”,分散台商西进潮 | 第28-29页 |
·设置重重障碍阻挠“三通” | 第29-30页 |
·文化上淡化“中国认同”,鼓吹“台湾意识” | 第30-35页 |
·教学语言“去中国化” | 第30-31页 |
·学校教育“台湾化” | 第31-33页 |
·社会文化“台湾化” | 第33-35页 |
·军事上企图“以武拒统、以武谋独” | 第35-37页 |
·用“分裂”意识对军队进行政战教育 | 第35-36页 |
·在军中大搞“去中国化”活动 | 第36页 |
·提出“决战境外”战略,加强同美国军事合作 | 第36-37页 |
·全方位推行“台独外交” | 第37-41页 |
·重点极力提升与美国、日本、欧盟的“实质关系” | 第37-39页 |
·竭力谋求挤入国际组织,提高“国际能见度” | 第39页 |
·在国际社会推动“台湾正名”,加速在“外交”领域“脱中国化” | 第39-41页 |
四、民进党执政当局“去中国化”的影响及未来走势 | 第41-46页 |
·民进党执政当局“去中国化”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“去中国化”是“渐进式台独”的重要步骤 | 第41-42页 |
·“去中国化”影响台湾经济发展 | 第42页 |
·“去中国化”严重危害两岸关系 | 第42-43页 |
·民进党执政当局“去中国化”的未来走势 | 第43-46页 |
·两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| 第43-44页 |
·任何力量也割不断两岸文化的融合 | 第44-45页 |
·两岸统一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 | 第45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主要参考文献及书目 | 第47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