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昌乳猪理化特性及主体风味物质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0页 |
·猪肉理化特性研究概况 | 第12-17页 |
·猪肉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猪肉的理化特性研究 | 第14-17页 |
·猪肉风味研究 | 第17-24页 |
·猪肉风味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·猪肉风味前提化合物 | 第17-19页 |
·肉类风味化合物形成的主要途径 | 第19-21页 |
·风味物质测定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影响猪肉风味的因素 | 第23-24页 |
·我国地方猪种风味物质及肉质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风味物质的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肉品品质的研究 | 第26页 |
·荣昌猪的研究及利用状况 | 第26-30页 |
·荣昌猪的主要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荣昌猪的保种和利用 | 第28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28-30页 |
第2章 引言 | 第30-32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30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0页 |
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30页 |
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荣昌乳猪理化特性的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荣昌乳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分析 | 第36-4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·气相色谱条件柱温和保留时间的确定 | 第36-38页 |
·荣昌乳猪四部位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不同性别荣昌乳猪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荣昌乳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荣昌乳猪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分析 | 第48-7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66页 |
·荣昌乳猪三部位肌肉挥发性物质总离子流图 | 第49-51页 |
·荣昌乳猪三部位肌肉挥发性物质组成分析 | 第51-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68页 |
·醛类化合物 | 第66-67页 |
·醇类化合物 | 第67页 |
·酮类化合物 | 第67-68页 |
·烃类化合物 | 第68页 |
·酯类化合物 | 第68页 |
·其他类化合物 | 第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7章 主要研究成果和后续研究设想 | 第70-72页 |
·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·后续研究设想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| 第78-79页 |
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