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高温干旱胁迫下水稻颖花蛋白质组学的应答响应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 引言第9-25页
   ·水稻颖花的扬花灌浆机理第9-11页
     ·水稻颖花的结构模式第9页
     ·环境因素对水稻颖花开放的影响第9-11页
   ·植物体在胁迫条件下积累活性氧物质第11-17页
     ·活性氧物质的代谢第11-13页
     ·植物体清除活性氧物质的系统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抗坏血酸在植物体中帮助清除活性氧等物质第14-17页
   ·双向电泳技术第17-24页
     ·基于胶的蛋白质组学第18-22页
     ·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基于芯片的蛋白质组学第23-24页
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24-25页
2 实验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·水稻的培养第25页
   ·水稻颖花的蛋白提取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双向电泳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染色第27页
     ·图象的扫描和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·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第28页
   ·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·SAMS基因半定量PCR第29-30页
     ·RNA提取第29页
     ·反转录第29-30页
   ·H_2O_2含量的测定第30页
3 实验结果第30-41页
   ·软件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·测序结果第33-35页
   ·H_2O_2染色第35-36页
   ·抗坏血酸的测定第36-38页
   ·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第38-40页
   ·SAMS基因的相关分析第40-41页
4 实验讨论第41-45页
   ·双向电泳结果第41-44页
     ·Rubisco第41页
     ·S-腺苷蛋氨酸合成酶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热激蛋白第42页
     ·3-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氧释放蛋白第43页
     ·ATP合成酶亚基第43页
     ·抗坏血酸氧化酶第43-44页
   ·实验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51页
附录第51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MATLAB的软件雷达仿真平台的设计
下一篇:混沌系统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