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粒型和粒重性状的主效QTL定位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10页
前言第10-29页
 1 水稻粒型及粒重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第10-13页
   ·粒长遗传研究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·粒宽遗传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·长宽比(粒形)遗传研究进展第12页
   ·粒重遗传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2 水稻粒型及粒重性状的QTL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第13-27页
   ·粒长QTL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第13-17页
   ·粒宽QTL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·长宽比(粒形)QTL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第20-22页
   ·粒重QTL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第22-27页
 3 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新颖之处第27-29页
   ·目的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·新颖之处第28-29页
材料与方法第29-34页
 1 材料第29-30页
 2 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·遗传群体的构建第30-31页
   ·谷粒粒型和千粒重的调查第31页
   ·统计分析第31页
   ·SSR分析第31-34页
结果与分析第34-50页
 1 两群体谷粒粒型和千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·JF171/Samba群体谷粒粒型和千粒重性状的遗传分第34-37页
   ·JF222/JF178群体谷粒粒型和千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7-40页
 2 两群体连锁图谱的构建第40-44页
   ·JF171/Samba群体连锁图谱的构建第40-42页
   ·JF222/JF178群体连锁图谱的构建第42-44页
 3 两群体谷粒粒型和千粒重QTL定位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·JF171/Samba群体谷粒粒型和千粒重QTL定位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·JF222/JF178群体谷粒粒型和千粒重QTL定位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·两群体主效QTL对比分析第48-50页
讨论第50-54页
 1 亲本及群体的遗传特性第50页
 2 定位到的主效QTL特征分析第50-52页
 3 进一步研究探讨第52-54页
附录第54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用示踪法研究开链大环化合物萃取分离Am(Ⅲ)与Eu(Ⅲ)
下一篇:松材线虫诱引因子的筛选及杀线虫剂筛选试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