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4页 |
主要名词的英文缩写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60页 |
1. 宫颈癌治疗概述 | 第15-33页 |
·宫颈癌治疗的基本原则及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·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及原理 | 第18-31页 |
·宫颈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原理 | 第31-33页 |
2. 宫颈癌的循征医学概述 | 第33-40页 |
·循证医学的概念及意义 | 第33页 |
·循证医学的原理及主要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Meta分析的方法及原理 | 第35-37页 |
·Meta分析在宫颈癌循证医学中应用 | 第37-40页 |
3. 宫颈癌化疗概述 | 第40-45页 |
·宫颈癌化疗的基本情况及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 | 第40页 |
·宫颈癌化疗的主要药物及作用机理 | 第40-45页 |
·宫颈癌化疗的方案、途径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| 第45页 |
4.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 | 第45-53页 |
·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概念、基本原理、适应症与禁忌症 | 第45-46页 |
·新辅化疗的药物、剂量及方案 | 第46-47页 |
·新辅化疗的循证研究及临床价值 | 第47-51页 |
·影响新辅化疗疗效的主要临床病理因 | 第51-52页 |
·新辅化疗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| 第52-53页 |
5. 宫颈癌介入化疗的进展 | 第53-58页 |
·概念、基本原理、适应症与禁忌症 | 第53-54页 |
·药物、剂量及方案 | 第54-56页 |
·介入技术的发展 | 第56-58页 |
·介入化疗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| 第58页 |
6. 本研究的目的 | 第58-60页 |
第二章 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多因素分析 | 第60-71页 |
1. 前言 | 第60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60-62页 |
3. 结果 | 第62-68页 |
4. 讨论 | 第68-71页 |
第三章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的疗效分析 | 第71-89页 |
1. 前言 | 第71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71-74页 |
3. 结果 | 第74-85页 |
4. 讨论 | 第85-89页 |
第四章 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 | 第89-97页 |
1. 前言 | 第89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89-90页 |
3. 结果 | 第90-94页 |
4. 讨论 | 第94-97页 |
第五章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价值的Meta分析 | 第97-108页 |
1. 前言 | 第97-98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98-101页 |
3. 结果 | 第101-104页 |
4. 讨论 | 第104-108页 |
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