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地面臭氧和前体物浓度变化规律及气象因子影响机制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7页 |
§1.1 近地面O_3的概述 | 第10-13页 |
§1.1.1 地面O_3的源 | 第10-11页 |
§1.1.2 主要O_3前体物及大气化学过程 | 第11-12页 |
§1.1.3 地面臭氧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§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§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§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§1.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观测内容和分析方法 | 第17-23页 |
§2.1 观测站点概况 | 第17-18页 |
§2.2 观测仪器 | 第18-19页 |
§2.2.1 49C紫外光度法O_3分析仪 | 第18页 |
§2.2.2 42C化学发光法NO_x分析仪 | 第18-19页 |
§2.2.3 48C气体过滤相关法CO分析仪 | 第19页 |
§2.2.4 自动气象站Milos520观测系统 | 第19页 |
§2.2.5 紫外辐射观测系统CUV3 | 第19页 |
§2.3 系统标定 | 第19-20页 |
§2.4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| 第20-21页 |
§2.4.1 数据处理 | 第20页 |
§2.4.2 分析方法 | 第20-21页 |
§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臭氧及前体物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| 第23-43页 |
§3.1 O_3浓度变化特征 | 第23-26页 |
§3.1.1 O_3日变化特征 | 第23-25页 |
§3.1.2 O_3季节变化特征 | 第25-26页 |
§3.2 NO_x浓度变化特征 | 第26-32页 |
§3.2.1 NO_x日变化特征 | 第26-30页 |
§3.2.2 NO_x季节变化特征 | 第30-32页 |
§3.3 CO浓度变化特征 | 第32-35页 |
§3.3.1 CO日变化特征 | 第32-33页 |
§3.3.2 CO季节变化特征 | 第33-35页 |
§3.4 O_3与NO_x关系 | 第35-37页 |
§3.4.1 小时平均浓度的分析 | 第35-36页 |
§3.4.2 日变化相关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§3.5 O_3与CO关系 | 第37-38页 |
§3.5.1 小时平均浓度的分析 | 第37-38页 |
§3.5.2 O_3与CO日变化 | 第38页 |
§3.6 周末与平日臭氧及前体物浓度差异 | 第38-41页 |
§3.6.1 周末与平日O_3浓度差异 | 第38-39页 |
§3.6.2 周末与平日前体物浓度差异 | 第39-41页 |
§3.7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气象要素对臭氧及前体物的影响 | 第43-52页 |
§4.1 辐射对O_3及前体物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§4.2 温度对O_3及前体物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§4.3 相对湿度对O_3及前体物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§4.4 风速对O_3及前体物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§4.5 风向对O_3及前体物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§4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分析 | 第52-55页 |
§5.1 主要结论 | 第52-54页 |
§5.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