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综合体的空间结构特征探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起源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·题目解析 | 第16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文章脉络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文章脉络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都市综合体的概念与理论解析 | 第18-28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概念 | 第19-24页 |
·概念起源 | 第19页 |
·概念阐释 | 第19-22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特性及特征 | 第22-24页 |
·都市综合体与建筑综合体的区别 | 第24页 |
·都市综合体形成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7页 |
·紧缩城市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城中城理论 | 第25页 |
·新城市主义与TOD规划理念 | 第25-26页 |
·有机、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6页 |
·对都市综合体的指导与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都市综合体交通系统结构特征 | 第28-46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交通系统概述 | 第29-31页 |
·都市综合体与城市交通 | 第29页 |
·交通系统对都市综合体空间构成的具体作用 | 第29-30页 |
·都市综合体交通系统各元素组成及特点 | 第30-31页 |
·都市综合体轨道交通系统结构 | 第31-35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轨道交通溯源 | 第31页 |
·轨道交通在都市综合体中的作用与特点 | 第31-32页 |
·轨道交通的空间结构组织形式 | 第32-35页 |
·都市综合体机动车交通系统结构 | 第35页 |
·机动车交通系统在都市综合体中的作用 | 第35页 |
·机动交通的空间结构组织形式 | 第35页 |
·都市综合体步行系统结构 | 第35-41页 |
·步行系统的优势与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步行系统在都市综合体的作用与形式 | 第36-37页 |
·步行交通系统的空间组成结构形式 | 第37-41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综合交通系统 | 第41-45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综合交通系统介绍 | 第41页 |
·都市综合体综合交通系统的立体化 | 第41-43页 |
·都市综合体综合交通的换乘系统 | 第43-44页 |
·法国巴黎德方斯的综合交通系统实例 | 第44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都市综合体功能空间组合特征 | 第46-69页 |
·城市空间组合简介 | 第47-48页 |
·城市空间组合概念 | 第47页 |
·功能与空间组合概述 | 第47-48页 |
·都市综合体空间组合体系特性 | 第48-49页 |
·都市综合体空间组合体系分类 | 第48页 |
·都市综合体空间组合体系的作用 | 第48-49页 |
·都市综合体空间组合形式特征 | 第49-50页 |
·空间混合使用的含义 | 第49页 |
·都市综合体空间混合使用组合形式 | 第49-50页 |
·都市综合体横向空间要素 | 第50-56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商业空间 | 第50-54页 |
1)商业空间基本特征 | 第50-51页 |
2)都市综合体的商业空间特性 | 第51-52页 |
3)都市综合体商业空间形态布局 | 第52-54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停车场空间 | 第54-56页 |
1)都市综合体停车空间的类型划分 | 第54页 |
2)都市综合体停车空间的布局 | 第54-56页 |
3)都市综合体停车空间规划与设计 | 第56页 |
·都市综合体竖向空间要素 | 第56-59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站点出入口 | 第57-58页 |
1)出入口与建筑的结合方式 | 第57-58页 |
2)站点出入口的规划设计 | 第58页 |
·都市综合体竖向过渡与转换方式 | 第58-59页 |
·都市综合体公共节点空间要素 | 第59-68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中庭空间 | 第59-62页 |
1)中庭空间的概念 | 第59页 |
2)都市综合体的中庭空间的特点 | 第59-60页 |
3)都市综合体中庭空间形态模式 | 第60-62页 |
·都市综合体的广场空间 | 第62-66页 |
1)广场空间概述 | 第62页 |
2)都市综合体中广场空间特点 | 第62-64页 |
3)都市综合体广场空间形态模式 | 第64-66页 |
·公共节点空间的连续性 | 第66-67页 |
·公共空间的场所性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都市综合体建筑群的地上空间特征 | 第69-85页 |
·建筑与城市空间简介 | 第70-71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群空间概述 | 第71-74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群的空间特性 | 第71-73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原则 | 第73-74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群体地上空间形式 | 第74-82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群平面空间组合 | 第74-79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竖向空间组合形式 | 第79-80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立面空间形式 | 第80-82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群的街道美学 | 第82-83页 |
·都市综合体建筑群的地域性 | 第83-84页 |
·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六章 我国都市综合体的发展与展望 | 第85-98页 |
·都市综合体在我国的发展概述 | 第86-87页 |
·都市综合体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| 第86页 |
·都市综合体在我国发展的前提 | 第86-87页 |
·我国都市综合体建设实例介绍 | 第87-89页 |
·香港九龙交通城建设 | 第87-88页 |
·上海静安寺地区综合开发改造 | 第88-89页 |
·我国都市综合体建设借鉴与原则 | 第89-94页 |
·国外相关建设经验借鉴与启示 | 第89-92页 |
·我国都市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原则 | 第92-94页 |
·我国都市综合体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| 第94-96页 |
·我国都市综合体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| 第94-95页 |
·我国都市综合体的发展方向 | 第95页 |
·我国都市综合体发展展望 | 第95-96页 |
·小结 | 第96-98页 |
附录 | 第98-104页 |
附录一 | 第98-100页 |
附录二 | 第100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04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