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3-14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4-17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1.5.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7页 |
1.5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城市自行车道一般理论概述 | 第18-24页 |
2.1 城市自行车道的功能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1.1 城市自行车道功能的演变 | 第18页 |
2.1.2 城市自行车道功能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2 城市自行车道分类 | 第19-20页 |
2.2.1 自行车专用道路 | 第19-20页 |
2.2.2 实物分隔的自行车专用车道 | 第20页 |
2.2.3 划线分隔的自行车专用车道 | 第20页 |
2.3 城市自行车道等级划分 | 第20-21页 |
2.3.1 自行车快速通道 | 第20页 |
2.3.2 一般等级自行车道 | 第20-21页 |
2.4 城市自行车道铺装 | 第21-22页 |
2.4.1 彩色自行车道铺设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4.2 色彩分类 | 第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自行车高速路相关理论及建设实践分析 | 第24-32页 |
3.1 相关概念 | 第24-25页 |
3.1.1 自行车高速路的起源、成型及概念 | 第24-25页 |
3.1.2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的概念 | 第25页 |
3.2 国内外实践经验 | 第25-30页 |
3.2.1 国外实践 | 第25-27页 |
3.2.2 国内现状 | 第27-30页 |
3.3 欧洲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启示 | 第30-31页 |
3.3.1 城市交通发展的理念应随时代而变 | 第30页 |
3.3.2 道路“路权分配”体现了城市的交通发展理念 | 第30-31页 |
3.3.3 自行车交通系统立体化将成为未来发展新思路 | 第3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西安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现状及问题 | 第32-42页 |
4.1 西安市公共自行车及共享单车发展现状 | 第32-33页 |
4.2 西安市自行车出行需求现状 | 第33页 |
4.3 西安市自行车道概况 | 第33-34页 |
4.4 南二环西段(桃园桥—长安路立交)自行车交通现状 | 第34-39页 |
4.4.1 区位 | 第34-35页 |
4.4.2 交通现状 | 第35-37页 |
4.4.3 用地模式及人口类型 | 第37页 |
4.4.4 南二环西段自行车交通存在问题 | 第37-39页 |
4.5 城市自行车道发展水平与城市管理 | 第39-4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| 第42-52页 |
5.1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的建设目标 | 第42-43页 |
5.1.1 将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、地面公交的主要接驳工具 | 第42页 |
5.1.2 将自行车作为该路段内近距离出行的主要工具 | 第42页 |
5.1.3 有助于建立多样化的立体自行车道系统 | 第42-43页 |
5.2 南二环西段自行车交通需求分析 | 第43-44页 |
5.3 南二环西段自行车高架快速路设置条件 | 第44-46页 |
5.3.1 该路段内交通流特征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3.2 道路建设条件 | 第45页 |
5.3.3 建设实际意义 | 第45-46页 |
5.4 方案构想 | 第46-50页 |
5.4.1 桃园桥段 | 第46-47页 |
5.4.2 桃园桥-太白立交段 | 第47-48页 |
5.4.3 太白立交-含光路 | 第48-49页 |
5.4.4 含光路至朱雀路 | 第49-50页 |
5.5 相关问题探讨 | 第50-51页 |
5.5.1 禁止电动自行车、摩托车、电动三轮车行驶 | 第50页 |
5.5.2 自行车带人问题 | 第50-51页 |
5.5.3 对周边道路自行车道设置的思考 | 第5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的建设形式及配套设施 | 第52-66页 |
6.1 建设形式 | 第52-56页 |
6.1.1 桥梁式 | 第52-53页 |
6.1.2 节点设置 | 第53-56页 |
6.1.3 护栏设置 | 第56页 |
6.1.4 其它设置 | 第56页 |
6.2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建设技术指标 | 第56-59页 |
6.2.1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行驶的净空条件 | 第56-57页 |
6.2.2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行驶速度要求 | 第57-58页 |
6.2.3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行驶路线要求 | 第58页 |
6.2.4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行驶路面要求 | 第58-59页 |
6.3 自行车高架快速路标志标识设置 | 第59-61页 |
6.3.1 禁止类标志 | 第59页 |
6.3.2 提示类标志 | 第59-61页 |
6.4 自行车停车场所设置 | 第61-64页 |
6.4.1 劳动路自行车停放点 | 第61-63页 |
6.4.2 朱雀路、太白立交桥下自行车停放点设置 | 第63-64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