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移动Internet可用带宽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1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7-8页
   ·发展和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·带宽测量研究成果第8-9页
     ·带宽测量研究的不足第9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9-11页
     ·主要工作第9-10页
     ·章节安排第10-11页
第二章 可用带宽测量相关理论概述第11-23页
   ·带宽测量中的常用概念和变量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带宽测量中常用概念第11页
     ·带宽测量中常用变量第11-12页
   ·带宽测量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瓶颈带宽测量和可用带宽测量第13页
   ·可用带宽测量理论第13-20页
     ·基于PGM 模型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分析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基于PRM 模型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分析第16-20页
     ·PRM 和PGM 的对比第20页
   ·可用带宽测量工具性能评价标准第20-23页
第三章 移动Internet 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研究第23-33页
   ·移动Internet第23-27页
     ·移动Internet 的定义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移动Internet 与Internet 的比较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多址访问协议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·移动Internet 可用带宽测量算法:MiBw第27-33页
     ·MiBw 算法基本思想第27-29页
     ·MiBw 算法的详细设计第29-33页
第四章 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33-52页
   ·系统设计第33-37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基本框架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交互流程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同步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关于IP 切换问题的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·系统实现第37-52页
     ·发送端实现第38-44页
     ·接收端实现第44-48页
     ·IP 服务器实现第48-52页
第五章 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第52-60页
   ·测试目的第52页
   ·功能测试第52-54页
     ·测试环境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测试用例第53页
     ·测试结果与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·MiBw 性能测试第54-60页
     ·测试环境第54-55页
     ·MiBw 与Spruce 的性能比较第55-60页
第六章 总结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5页
作者在读研期间的成果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高通BREW平台手机电子邮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移动支付中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