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5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8页 |
| ·引言 | 第15页 |
| ·浮选方法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| ·泡沫浮选 | 第15-16页 |
| ·溶剂浮选 | 第16页 |
| ·溶剂浮选概述 | 第16-24页 |
| ·溶剂浮选的本质 | 第16页 |
| ·溶剂浮选的特点及应用 | 第16-18页 |
| ·溶剂浮选装置 | 第18-19页 |
| ·溶剂浮选的影响参数 | 第19-21页 |
| ·溶剂浮选的理论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溶剂浮选的数学模型 | 第22页 |
| ·溶剂浮选的发展方向 | 第22-24页 |
| ·本实验室在溶剂浮选的相关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| 第24-26页 |
| ·应用拓展 | 第24-25页 |
| ·理论细化 | 第25页 |
| ·操作规范 | 第25-26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6-27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 | 第27-28页 |
| 第二章 溶剂浮选-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、大豆苷和大豆苷元 | 第28-4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9-30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2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溶剂浮选条件的优化 | 第30-35页 |
| ·吸收曲线 | 第30-32页 |
| ·浮选溶剂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·pH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通气流速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| ·浮选时间的选择 | 第35页 |
| ·电解质NaCl的影响 | 第35页 |
| ·溶剂浮选法与溶剂萃取法的比较 | 第35-36页 |
| ·HPLC测定条件的优化 | 第36-41页 |
| ·流动相组成与比例的选择 | 第36-39页 |
| ·梯度洗脱与等度洗脱的比较 | 第39-41页 |
| ·样品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·工作曲线及定量限 | 第42-44页 |
| ·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| 第44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三章 气浮络合萃取分离富集L-苯丙氨酸的研究 | 第46-5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6-47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46-4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7页 |
| ·气浮络合萃取条件的优化 | 第47-52页 |
| ·溶剂和pH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电解质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P204浓度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| ·通气流速和通气时间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反萃取及产物表征 | 第52-54页 |
| ·气浮络合萃取机制初探 | 第54-56页 |
| ·气浮络合萃取的传质方式 | 第54页 |
| ·L-苯丙氨酸的气浮络合萃取机制 | 第54-56页 |
| ·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58-61页 |
| ·本课题所得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·溶剂浮选-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、大豆苷和大豆苷元 | 第58页 |
| ·气浮络合萃取分离富集L-苯丙氨酸的研究 | 第58-59页 |
| ·本课题的难点 | 第59页 |
| ·本课题的创新点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71页 |
| 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71-72页 |
|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