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三、写作目的、研究内容和写作思路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总则编在“税收通则法”中的地位和意义 | 第14-18页 |
一、设置总则编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4-15页 |
二、总则编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| 第15-18页 |
(一) 保证“税收通则法”内容结构的完整与科学 | 第15-16页 |
(二) 保障“税收通则法”立法目的的全面实现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总则编的内容范围和立法架构探讨 | 第18-40页 |
一、外国税收通则法总则编内容范围和立法架构比较研究 | 第18-23页 |
(一) 德国租税通则 | 第18页 |
(二) 日本国税通则法 | 第18-19页 |
(三) 韩国国税基本法 | 第19页 |
(四) 克罗地亚税收基本法 | 第19页 |
(五) 对我国的启示 | 第19-23页 |
二、总则编内容范围的确定 | 第23-38页 |
(一) 总则编的基本内容范围 | 第23-24页 |
(二) 总则编内容范围确定的一般方法 | 第24-25页 |
(三) 总则编内容范围确定的具体原因 | 第25-37页 |
(四) 总则编内容范围与其他各编的协调 | 第37-38页 |
三、总则编立法架构的构想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总则编内容相关的主要争议问题 | 第40-48页 |
一、税收法定原则是否已在我国法律中确立之争议 | 第40-43页 |
(一) “肯定说” | 第41-42页 |
(二) “否定说” | 第42-43页 |
(三) 争议的焦点 | 第43页 |
二、税收公平原则之“公平”的衡量标准问题 | 第43-45页 |
(一) “负担能力标准说” | 第44页 |
(二) “负担能力标准质疑说” | 第44-45页 |
(三) 争议的焦点 | 第45页 |
三、税法解释是否可采实质课税原则之争议 | 第45-48页 |
(一) “支持说” | 第46页 |
(二) “反对说” | 第46-47页 |
(三) 争议的焦点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对争议问题的理解和建议 | 第48-64页 |
一、税收法定原则在总则编中的确立 | 第48-55页 |
(一) 税收法定原则尚需在我国法律中予以确立 | 第48-52页 |
(二) 在总则编中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可行条件 | 第52-53页 |
(三) 在总则编中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具体建议 | 第53-55页 |
二、税收公平原则之“公平”衡量标准的多元化 | 第55-59页 |
(一) 对相关争议的评析 | 第55-57页 |
(二) 公平标准多元化的合理性 | 第57-58页 |
(三) 税收公平需要立法者在具体立法中衡量 | 第58-59页 |
三、税法解释应在合理限度内采实质课税原则 | 第59-64页 |
(一) 对相关争议的评析 | 第59-61页 |
(二) 实质课税作为税法解释原则符合现实需要 | 第61-62页 |
(三) 应在必要限度内合理运用实质课税原则 | 第62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