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体系设计研究
英文摘要 | 第1-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论文正文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体系设计研究 | 第10-61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10页 |
三、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0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一部分 军队文职人员有关概述 | 第12-16页 |
一、文职人员的定义 | 第12页 |
二、中外军队文职人员制度发展历史 | 第12-13页 |
(一) 外军文职人员制度发展历史 | 第12页 |
(二) 我军文职人员制度发展历史 | 第12-13页 |
三、中外军队文职人员工资制度现状 | 第13-16页 |
(一) 外军文职人员工资制度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二) 我军文职人员工资制度建设现状 | 第14页 |
(三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及其工资制度建设情况 | 第14-16页 |
第二部分 工资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4页 |
一、工资与薪酬概念 | 第16页 |
二、薪酬设计的基础理论 | 第16-19页 |
(一) 基本理论 | 第16-19页 |
(二) 知识性员工激励理论 | 第19页 |
三、薪酬设计的一般原则 | 第19-20页 |
(一) 合法性原则 | 第19页 |
(二) 公平性原则 | 第19-20页 |
(三) 竞争性原则 | 第20页 |
(四) 激励性原则 | 第20页 |
(五) 经济性原则 | 第20页 |
四、薪酬设计的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(一) 外部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(二) 内部一项因素 | 第21页 |
五、薪酬设计的步骤 | 第21-22页 |
六、薪酬制度创新趋势 | 第22-24页 |
第三部分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体系构建 | 第24-55页 |
一、设计规划和策略 | 第24-25页 |
(一) 合法原则 | 第24页 |
(二) 规范原则 | 第24-25页 |
(三) 公平原则 | 第25页 |
(四) 经济原则 | 第25页 |
(五) 统筹原则 | 第25页 |
二、军医大学内外环境扫描与预测 | 第25-27页 |
(一)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 | 第25-26页 |
(二) 行业和地区收入水平 | 第26页 |
(三) 员工期望 | 第26页 |
(四) 单位支付能力 | 第26页 |
(五) 政策规定 | 第26-27页 |
三、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作评价和岗位分析 | 第27-29页 |
(一) 文职人员的岗位职责 | 第28页 |
(二) 岗位任职条件 | 第28页 |
(三) 岗位工作规范书 | 第28-29页 |
四、确定工资构成 | 第29-36页 |
(一) 工资制度类型确定 | 第29-30页 |
(二) 工资构成的政策要求 | 第30页 |
(三) 中外有关工资制度构成情况 | 第30-31页 |
(四) 各种工资制度构成比较分析 | 第31-32页 |
(五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构成预建 | 第32-33页 |
(六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构成调查 | 第33-34页 |
(七) 调查专家的选择 | 第34-36页 |
(八) 确定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构成 | 第36页 |
五、确定岗位工资等级 | 第36-39页 |
(一) 各种工资制度岗位等级设置比较 | 第36-38页 |
(二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岗位等级预建 | 第38页 |
(三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岗位等级设置调查 | 第38页 |
(四) 确定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岗位工资等级 | 第38-39页 |
六、确定工资标准 | 第39-50页 |
(一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标准确定原则 | 第39-40页 |
(二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标准预建 | 第40-48页 |
(三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标准调查 | 第48页 |
(四) 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标准确定 | 第48-50页 |
七、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体系建立 | 第50-52页 |
(一) 基本工资 | 第50-51页 |
(二) 绩效工资 | 第51页 |
(三) 津贴工资 | 第51页 |
(四) 福利工资 | 第51-52页 |
八、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工资体系的评价和实证应用 | 第52-55页 |
(一) 确定应用对象 | 第52页 |
(二) 满意度调查 | 第52-54页 |
(三) 实证结论 | 第54-55页 |
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
文献综述 | 第61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69页 |
附件 | 第69-77页 |
学习期间发表文章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