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第2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| 第11-13页 |
第3章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 | 第13-18页 |
·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路径选择 | 第13-14页 |
·城市化是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必然选择 | 第13页 |
·城市化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别的重要选择 | 第13-14页 |
·城市化是启动我国居民消费的现实选择 | 第14页 |
·失地农民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牺牲 | 第14-16页 |
·失地农民数量大 | 第14页 |
·失地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下降 | 第14-15页 |
·大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无保障,后顾之忧大 | 第15-16页 |
·就业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| 第16-18页 |
第4章 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失地无业问题严重 | 第18页 |
·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比较突出 | 第18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少、就业转失业的比例过高,就业缺乏稳定性 | 第18-19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,隐性失业大量存在 | 第19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| 第19-21页 |
第5章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障碍分析 | 第21-29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经济结构的升级、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降低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作用 | 第21页 |
·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严重阻碍我国就业扩大 | 第21-22页 |
·乡镇企业和新兴产业对劳动力吸收乏力 | 第22页 |
·城市化质量较低,对就业贡献不足 | 第22-23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制度因素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:失地农民就业缺乏经济基础 | 第23-25页 |
·社会保障缺位成为失地农民就业的又一障碍 | 第25-26页 |
·城乡二元就业制度:失地农民就业渠道不畅 | 第26-27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难的自身因素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我国目前市场就业形势严峻,就业供大于求 | 第27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观念滞后,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 | 第27页 |
·失地农民劳动技能偏低,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 | 第27-28页 |
·已转非的失地农民就业成本高,使企业望而却步 | 第28-29页 |
第6章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措施建议 | 第29-40页 |
·经济拉动是推动失地农民就业的根本 | 第29-31页 |
·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| 第29页 |
·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| 第29页 |
·整改集体经济,增加失地农民就业机会 | 第29-30页 |
·大力发展城郊劳动密集型企业,扩大失地农民就业 | 第30页 |
·扩大农业内部劳动力容量 | 第30-31页 |
·加快城市化步伐,提高城市化质量 | 第31页 |
·完善各项制度,作好就业配套措施 | 第31-36页 |
·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| 第31-32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32-35页 |
·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就业新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机制 | 第36-37页 |
·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模式 | 第36页 |
·培训内容 | 第36-37页 |
·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的培训经费 | 第37页 |
·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失地农民参加教育培训 | 第37页 |
·建立灵活多样的就业机制 | 第37-40页 |
·继续发挥征地单位就业促进的作用 | 第37页 |
·合理利用村内自留地 | 第37-38页 |
·发展社区服务业,努力开发社区岗位 | 第38页 |
·积极拓展劳务输出 | 第38页 |
·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| 第38-40页 |
第7章 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