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·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| 第12-13页 |
·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超声检测中频率和探头的选择 | 第13-14页 |
·超声探伤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超声检测技术与探伤仪器的发展趋势 | 第15-17页 |
·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6页 |
·超声探伤仪器的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·超声检测技术与探伤仪器的发展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国外的发展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20-23页 |
·现有超声仪器的不足与存在问题 | 第21-22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便携式超声探伤仪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3-31页 |
·系统整体设计流程 | 第23-24页 |
·拟实现的技术指标 | 第24页 |
·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对比与介绍 | 第24-29页 |
·方案一:以DSP为核心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 | 第25页 |
·方案二:以DSP与FPGA为核心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 | 第25-26页 |
·方案三:以ARM和DSP为核心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 | 第26-27页 |
·方案对比与最终方案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最终方案介绍 | 第28-29页 |
·ARM与DSP通信方案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超声探伤系统的硬件构成原理 | 第31-54页 |
·关键模拟电路设计 | 第31-35页 |
·宽增益动态范围抗干扰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全差分采样抗干扰设计 | 第32-35页 |
·CPLD内部控制逻辑和外围电路 | 第35-39页 |
·CPLD芯片介绍 | 第35-36页 |
·CPLD内部功能模块及实现 | 第36-38页 |
·提高CPLD运行速度的几个关键技术 | 第38-39页 |
·DSP单元电路设计 | 第39-43页 |
·TMS320C6713简介 | 第39-40页 |
·AD接口和FIFO存储器接口硬件电路 | 第40-42页 |
·SDRAM模块 | 第42-43页 |
·ARM单元电路设计 | 第43-52页 |
·S3C44B0X简介 | 第43-44页 |
·SDRAM模块 | 第44-45页 |
·FLASH模块 | 第45-46页 |
·NandFlash模块 | 第46-47页 |
·显示模块 | 第47-48页 |
·USB接口 | 第48-50页 |
·ARM与DSP接口硬件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系统电源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软件设计 | 第54-67页 |
·软件设计方案选择与开发环境介绍 | 第54-56页 |
·软件设计方案选择 | 第54-55页 |
·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| 第55-56页 |
·基于μC/OS-II的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6-63页 |
·μC/OS-II简介 | 第56-57页 |
·μC/OS-II在S3C44B0X的移植 | 第57-60页 |
·μC/OS-II操作系统下的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0-62页 |
·主程序流程 | 第62-63页 |
·ARM与DSP通信接口的驱动程序设计 | 第63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小波变换与DSP算法实现 | 第67-76页 |
·小波变换的特性和在超声探伤中的应用 | 第67-70页 |
·杂波和缺陷回波的小波变换特性 | 第67-68页 |
·小波变换去杂波的应用 | 第68-70页 |
·小波变换在DSP上的实现 | 第70-76页 |
结论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-84页 |
附录B 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系统硬件原理图 | 第84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