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电子碰撞激发的实验研究 | 第9-10页 |
| ·电子碰撞激发的理论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理论方法和程序 | 第15-38页 |
| ·靶态波函数的计算 | 第15-21页 |
| ·MCDF方法 | 第15-19页 |
| ·MCDF方法的修正 | 第19-21页 |
| ·连续态波函数的求解 | 第21-24页 |
| ·体系波函数的构造 | 第24-25页 |
| ·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相对论扭曲波程序REIE06 | 第27-36页 |
| ·程序说明 | 第27页 |
| ·计算流程 | 第27-28页 |
| ·REIE06程序框架 | 第28-30页 |
| ·输入及运行界面 | 第30-33页 |
| ·输出结果 | 第33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| 第三章 电子与类铍C~(2+)离子的碰撞激发 | 第38-43页 |
| ·引言 | 第38页 |
| ·靶态波函数的计算以及比较 | 第38-39页 |
| ·1s~22s2p_3p—1s~22p~(23)P的碰撞激发截面 | 第39-41页 |
| ·内壳层电子的碰撞激发截面 | 第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| 第四章 电子与中性Xe原子亚稳态的碰撞激发 | 第43-55页 |
| ·引言 | 第43-44页 |
| ·靶态波函数的描述 | 第44-45页 |
| ·散射截面的收敛性 | 第45-46页 |
| ·亚稳态1s_5到5p~56p各能级的激发截面 | 第46-51页 |
| ·原子实不交换激发(1s_5)到2p_5-2p_(10) | 第47-48页 |
| ·原子实交换激发(1s_5到2p_1-2p_4) | 第48-51页 |
| ·亚稳态1s_3到5p~56p各能级的激发截面 | 第51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第五章 类Ne离子的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3p-3s辐射跃迁和电子碰撞激发 | 第55-63页 |
| ·引言 | 第55-56页 |
| ·类Ne离子的能级结构以及能级交叉 | 第56页 |
| ·强关联效应对能级寿命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| ·3p-3s跃迁的几率、波长和振子强度 | 第59-60页 |
| ·强关联效应对电子碰撞激发截面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| 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3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9页 |
|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己发表和完成的主要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