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4页 |
·二甲醚的性质 | 第12-13页 |
·二甲醚的制备 | 第13-17页 |
·甲醇脱水法 | 第13页 |
·合成气一步法直接合成二甲醚 | 第13-15页 |
·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 | 第15-16页 |
·生物质合成二甲醚 | 第16-17页 |
·煤合成二甲醚 | 第17页 |
·二甲醚的应用 | 第17-21页 |
·气雾推进剂、制冷剂和发泡剂 | 第18页 |
·燃料 | 第18-21页 |
·二甲醚下游产品的开发 | 第21-27页 |
·化学品中间体 | 第21-22页 |
·合成低碳烯烃 | 第22-23页 |
·氧化偶联反应 | 第23-24页 |
·部分氧化反应 | 第24-26页 |
·电催化反应 | 第26-27页 |
·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| 第27-31页 |
·物理法 | 第27-28页 |
·化学法 | 第28-31页 |
·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31-33页 |
·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| 第34-49页 |
·实验仪器和药品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4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34-35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5页 |
·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| 第35-37页 |
·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流程图 | 第35-36页 |
·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过程 | 第36-37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8页 |
·二甲醚在空管上的催化氧化反应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催化剂对二甲醚转化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催化剂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SnO_2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V_2O_5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MoO_3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催化氧化 DME的机理初探 | 第47-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三章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49-61页 |
·X射线衍射(XRD)表征和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热重(TGA)与差热(DTA)表征和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透射电镜(TEM)表征和分析 | 第54页 |
·CO_2程序升温脱附(CO_2-TPD)的表征和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吡啶吸附-IR表征和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氧气程序升温脱附(O_2-TPD)的表征和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后继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