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40页 |
·降低排放及控制措施综述 | 第13-22页 |
·发动机燃烧系统的优化措施 | 第14-17页 |
·排气后处理技术 | 第17-22页 |
·降低排放及控制的技术路线 | 第22-33页 |
·欧洲路线 | 第22-27页 |
·美国路线 | 第27-28页 |
·两条路线的优劣对比 | 第28-33页 |
·中国降低排放及控制的技术路线 | 第33-37页 |
·本课题的意义 | 第37-38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2章 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研究 | 第40-78页 |
·催化剂概论 | 第40-44页 |
·催化剂的定义及组成 | 第40-42页 |
·催化剂的基本特性 | 第42-43页 |
·催化反应 | 第43-44页 |
·本课题催化剂的确定及其特性分析 | 第44-52页 |
·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| 第52-65页 |
·HC-SCR反应机理 | 第52-54页 |
·NH_3-SCR催化机理 | 第54-65页 |
·还原剂的确定和理化特性 | 第65-69页 |
·尿素水溶液浓度的检测 | 第66-68页 |
·尿素水溶液浓度稳定性研究 | 第68-69页 |
·尿素水溶液理论需求量的确定 | 第69-71页 |
·尿素水溶液理论需求量计算式 | 第70-71页 |
·尿素水溶液最大需求量的确定 | 第71页 |
·尿素水溶液的精确计量和供给控制 | 第71-77页 |
·尿素水溶液计量装置的工作原理 | 第71-74页 |
·计量装置流量特性的标定 | 第74-76页 |
·计量阀开启频率的确定 | 第76-77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77-78页 |
第3章 SCR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| 第78-117页 |
·自主开发SCR系统的必要性 | 第78-80页 |
·发动机参数脉谱图的制定 | 第80-83页 |
·试验工况选择 | 第80-81页 |
·发动机原机排放脉谱图的制定 | 第81-82页 |
·发动机排气背压脉谱图的制定 | 第82-83页 |
·NO_X降低量脉谱图 | 第83-91页 |
·定义 | 第83-84页 |
·降低量脉谱图的制定 | 第84-91页 |
·NO_X最大转化率的确定 | 第91-92页 |
·尿素水溶液流量控制策略的制定 | 第92-106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92-94页 |
·稳态工况下尿素水溶液流量的控制策略 | 第94页 |
·控制策略的修正 | 第94-106页 |
·还原剂控制策略的试验论证 | 第106-115页 |
·雾化空气对NO_X排放的影响 | 第106-107页 |
·排放测试 | 第107-115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115-117页 |
第4章 SCR系统适用性研究 | 第117-131页 |
·“添蓝”成分变化 | 第117-119页 |
·公交车燃用高硫燃油行驶工况适用性研究 | 第119-126页 |
·试验工况 | 第120-121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121页 |
·试验数据 | 第121-126页 |
·试验结论 | 第126页 |
·SCR系统对“添蓝”浓度变化的适用性研究 | 第126-127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27-130页 |
·SCR系统催化器的低温活性和选择性 | 第127-129页 |
·减少氨气滑失 | 第129-1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0-131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31-140页 |
·全文内容总结 | 第131-132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132-133页 |
·全文研究内容展望 | 第133-140页 |
·SCR系统的控制方式 | 第133-134页 |
·SCR系统与车载诊断系统(OBD)的结合 | 第134-135页 |
·“添蓝”加注站的建设 | 第135-1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0-148页 |
致谢 | 第148-14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