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--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论文--社会保障法令论文

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1章 绪论第13-3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-20页
     ·背景一: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反思与目标调整第13-17页
     ·背景二:世界范围内福利国家的改革趋势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问题第22-26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创新第26-30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6-28页
     ·研究创新点第28-30页
第2章 农村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的界定第30-40页
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的界定第30-38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第30-33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的体系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的特征第35-38页
   ·政府责任的界定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责任的涵义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本文中政府责任的界定第39-40页
第3章 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承担责任的依据第40-57页
   ·政府承担责任的现实依据第40-45页
     ·二元结构和政策倾斜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短缺第40-43页
     ·“三农”对国家的贡献没有得到回报第43-45页
   ·政府承担责任的理论依据第45-52页
     ·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福利国家理论第47-51页
     ·社会转型成本承担理论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社会风险防范理论第52页
   ·政府承担责任的法律及政策依据第52-57页
     ·国际公约依据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宪法依据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社会法依据第54页
     ·政策依据第54-57页
第4章 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反思第57-71页
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现实反思第57-60页
     ·集体保障阶段:政府责任隐性化第57页
     ·家庭和土地保障阶段:政府责任缺位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社会保障试点阶段:政府责任归位第58-60页
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理论反思第60-68页
     ·理论误区之一:“政府能力不足论”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理论误区之二:“土地保障替代论”第61-68页
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制度反思第68-71页
     ·政府责任界定模糊第68-69页
     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分配失衡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政府责任实现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第70-71页
第5章 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重构第71-119页
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设计第71-90页
     ·国外社会保障的模式分类概述第71-74页
     ·四种典型社会保障模式及其中的政府责任第74-76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依据之一:制度的影响因素第76-87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依据之二:制度的设计原则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设计第88-90页
   ·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体系第90-102页
     ·财政责任第90-95页
     ·组织责任第95-96页
     ·监管责任第96-97页
     ·制度保障责任第97-102页
   ·“政府-市场-第三部门”的合作框架第102-109页
     ·利用市场机制弥补政府的不足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将第三部门作为政府与市场的补充第104-109页
   ·中央政府-地方政府的责任分配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经验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划分依据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权分配的法制化第112-113页
   ·完善政府责任实现的监督机制第113-119页
     ·政府责任实现的立法权监督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政府责任实现的行政权监督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政府责任实现的司法权监督第116-119页
第6章 个案研究: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化中的政府责任第119-140页
   ·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第119-131页
     ·被征地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·土地换社会保障第121-126页
     ·政府的主要责任:规范政府征地行为第126-131页
   ·农用土地流转中农民的社会保障第131-134页
     ·农用土地流转中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·股权换社会保障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政府的主要责任: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第133-134页
   ·种粮农民的社会保障第134-140页
     ·种粮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·粮食换社会保障第135页
     ·政府的主要责任:提高种粮收益第135-140页
结论第140-142页
参考文献第142-153页
附录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3-154页
致谢第154-155页

论文共1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组团生态规划策略研究
下一篇:太阳能热电—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与效率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