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学术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基本思路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基本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网上银行的风险及其对银行监管制度的挑战 | 第13-23页 |
·网上银行的法律内涵 | 第13-14页 |
·网上银行的特征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网上银行的风险分析 | 第15-19页 |
·从技术角度分析网上银行面临的风险 | 第15-16页 |
·从业务的角度分析网上银行面临的风险 | 第16-17页 |
·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网上银行面临的风险 | 第17-18页 |
·对网上银行风险分析的总结 | 第18-19页 |
·网上银行对银行监管制度的挑战 | 第19-23页 |
第3章 国际上关于网上银行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比较分析 | 第23-34页 |
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网上银行风险监管框架的拟制 | 第23-25页 |
·美国网上银行风险监管立法现状 | 第25-28页 |
·美国适用于网上银行业务的传统监管法制概况 | 第25-27页 |
·美国关于网上银行风险监管的专门立法构建 | 第27-28页 |
·欧洲国家的网上银行监管实践 | 第28-30页 |
·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网上银行监管经验 | 第30-34页 |
·新加坡 | 第30页 |
·中国香港特区 | 第30-34页 |
第4章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| 第34-54页 |
·我国网上银行法制现状 | 第34-39页 |
·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》 | 第34-36页 |
·《电子支付指引(第一号)》 | 第36-37页 |
·《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 | 第37-39页 |
·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制的缺陷 | 第39-45页 |
·监管法制体系的构建上的诸多不健全 | 第39-40页 |
·对我国网上银行市场准入机制还需继续探索 | 第40-41页 |
·网上银行权利义务关系界定对客户保护存在不足 | 第41-42页 |
·对网上银行客户隐私保护法律规则的欠缺 | 第42-43页 |
·网上银行信息披露法律规则没有足够重视 | 第43-44页 |
·跨境网上银行法律规则的欠缺 | 第44-45页 |
·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制的完善 | 第45-54页 |
·立法模式的选择及立法价值取向 | 第45-46页 |
·网上银行市场准入规则 | 第46-47页 |
·健全网上银行服务中的民事责任分配机制 | 第47-49页 |
·网上银行交易中客户隐私权保护规则 | 第49-51页 |
·加强网上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1页 |
·适当构建跨境网上银行法律规则 | 第51-52页 |
·完善网上银行认证法制 | 第52-53页 |
·重视同业自律方面的法制建设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