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6页 |
·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30页 |
·依托工程概况 | 第30-34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34-36页 |
第二章 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与监控技术标准 | 第36-57页 |
·隧道施工过程围岩检测技术方法 | 第36-41页 |
·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级评价方法 | 第41-51页 |
·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与质量技术控制标准 | 第51-57页 |
第三章 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病害检测与评价 | 第57-78页 |
·总目的与要求 | 第57页 |
·地质雷达法检测槐树坪隧道施工过程中初衬质量 | 第57-73页 |
·地震映象法检测槐树坪隧道地表变形 | 第73-75页 |
·瞬态瑞雷波法检测槐树坪隧道岩体空洞 | 第75-77页 |
·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四章 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| 第78-99页 |
·隧道围岩分级工作内容 | 第78-80页 |
·Hoek-Brown 破坏准则及RocLab 岩体参数预测软件 | 第80-84页 |
·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围岩现场分级及岩体力学参数预测 | 第84-91页 |
·隧道支护衬砌优化 | 第91-92页 |
·浅埋大跨双连拱隧道的监控量测 | 第92-9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9-102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99-100页 |
·展望及下一步工作 | 第10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
附录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) | 第108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