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| 一、导论 | 第8-11页 |
| 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| (二) 教材简介 | 第8-10页 |
| 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| (四) 研究价值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目标对比 | 第11-19页 |
| (一) 教材编写理念对比 | 第11-13页 |
| (二) 教学目标对比 | 第13-19页 |
| 三、教学内容对比 | 第19-24页 |
| (一) 教学内容列表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删减与增加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(三) 对增加部分内容的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四、教材呈现方式对比 | 第24-28页 |
| (一) 注重教材的编写角度 | 第24页 |
| (二) 注意教材的问题引入 | 第24-26页 |
| (三) 注意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教育 | 第26页 |
| (四) 注意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| 第26-28页 |
| 五、课后习题对比 | 第28-34页 |
| (一) 探究水平 | 第30页 |
| (二) 背景水平 | 第30-31页 |
| (三) 运算水平 | 第31页 |
| (四) 推理水平 | 第31-32页 |
| (五) 知识的含量(知识的综合程度) | 第32页 |
| (六) 综合难度 | 第32-34页 |
| 结语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后记 | 第37页 |